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二下·江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宋襄公与楚人战于涿谷上,宋人既成列矣,楚人未及济,右司马购强而谏曰:“楚人众而宋人寡,请使楚人半 , 未成列而击之,必败。”襄公曰:“寡人问君子曰:‘不重伤,不擒二毛①,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厄,不鼓不成列。’今楚未济而击之,害义。请使楚人毕涉成阵而后鼓士进之。”右司马曰:“君不爱宋民,腹心不完,为义耳。”公曰:“不反列,且行法。”右司马反列,楚人已成列撰阵矣,公乃鼓之。宋人大败。公伤股,三日而死。此乃慕自亲仁义之祸。夫必恃人主之自躬亲而后民听从,是则将令人主耕以为上,服战雁行也,民乃肯耕战,则人主不泰危乎!而人臣不泰安乎!

    (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五》)

    材料二:

    孙卿子曰:“将死鼓,御死辔,百吏职,士大夫死行列。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顺命为上,有功次之;令不进而进,犹令不退而退也,其罪惟均。不杀老弱,不猎①禾稼,服者不禽,格者不舍,奔命者不获。凡诛,非诛其百姓也,诛其乱百姓者也:百姓有扦其贼,则是亦贼也。以故顺刃者生,苏刃者死,奔命者贡。微子开封于宋,曹触龙断于军,殷之服民所以养生之者也无异周人。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竭蹶而趋之无幽闲辟陋之国莫不趋使而安乐之 , 四海之内若一家,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夫是之谓人师。《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王者有诛而无战,城守不攻,兵格不击。上下相喜则庆之。不屠城,不潜军,不留众,师不越时。故乱者乐其政,不安其上,欲其至也。”

    (节选自《荀子·议兵》)

    【注释】①二毛:两鬓斑白的人,即年长的人。②猎:踩、践踏。③扞:同“捍”,保卫、保护。④苏:朝向。⑤贡:赏赐。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故近者歌A讴而乐之B远者竭C蹶而趋之D无幽闲E辟陋之国F莫不趋使H而安H乐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趋,急走、快步走。与《六国论》中“日削月割,以趋于亡”的“趋”意思不同。 B . 涉,渡水、趟水。与《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的“涉”字意思不同。
      C . 特,特地、特意。与《陈情表》中“诏书特下,拜臣郎中”的“特”意思相同。
      D . 死,为···而死。与《阿房宫赋》中“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哀”用法一样。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楚两军在涿谷大战时,宋襄公不接受右司马购强的进谏,认为击鼓进攻还没列好阵的敌军,是不仁义的。
      B . 韩非子认为人主亲自耕种,亲自加入队伍,服从战争,百姓才肯从事耕战,这会让君主和臣民处于危险中。
      C . 孙卿子认为,军队作战,应该听命于鼓金之声。命令不前进而前进,和命令不后退而后退,所犯之罪均等。
      D . 孙卿子认为,真正的王者能得到所有人的服从,而处在国家混乱之中的百姓,都喜欢他的政策,期盼他的到来。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伤股,三日而死。此乃慕自亲仁义之祸。

      ②服者不禽,格者不舍,奔命者不获。

    5. (5) 宋襄公率领的是仁义之师吗?请做出判断并结合文本阐述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