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二下·合江期末) 阅读下而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四方皆以饥寒穷愁起为盗贼,稍群聚,常思岁熟得归乡里,众虽万数不敢略有城邑转掠求食日而已。诸长吏牧守皆自乱斗中兵而死,贼非敢欲杀之也,而莽终不其故。是岁,荆州牧发奔命二万人讨绿林贼。贼帅王匡等相率迎击于云杜,大破牧军,杀数千人,尽获辎重。牧欲北归,贼马武等复遮击之,钩牧车屏泥,刺杀其骖乘,然终不敢杀牧。贼遂攻拔竟陵,转击云杜、安陆,多略妇女,还入绿林中,至有五万余口,州郡不能制。又,大司马士按章豫州,为贼所获,贼送付县。士还,上书具言状。莽大怒,以为诬罔,因下书责七公曰:“夫吏者,理也。宣德明恩,以牧养民,仁之道也。抑强督奸,捕诛盗贼,义之节也。今则不然。盗贼不辄得,至成群党遮略乘传宰士。士得脱者又妄自言:‘我责数贼:“何故为是?”贼曰:“以贫穷故耳。”贼护出我。’今俗人议者率多若此。惟贫困饥寒犯法为非,大者群盗,小者偷穴,不过二;今乃结谋连党以千百数,是逆乱之大者,岂饥寒之谓邪!七公其严敕卿大夫、卒正、连率、庶尹,谨牧养善民,急捕殄盗贼!有不同心并力疾恶贼,而曰饥寒所为,辄捕系 , 请其罪!”于是群下愈恐,莫敢言贼情者,州郡又不得擅发兵,贼由是遂不制。唯翼平连率田况素果敢,发民年十八以上四万余人,授以库兵,与刻石为约。樊崇等闻之,不敢入界。况自劾奏,莽让况:“未赐虎符而擅发兵,此弄兵也,厥罪乏兴。以况自诡必禽灭贼,故且勿治。”后况自请出界击贼,所向皆破。莽以玺书令况领青、徐二州牧事。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三十》)

    【注】①七公:指四辅加三公。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众虽万A数B不敢略C有城邑D转掠E求食F日阕G而已。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谕,指明白、理解,与成语“不言而喻”“借古喻今”“不可理喻”的“喻”意思相同。 B . 辎重,古代泛指人们外出时携带的包裹箱笼,后经演化,系指行军时携带的物资。 C . 科,指品类、等级,与《窦娥冤》中“鼓三通、锣三下科”中的“科”字的意思不同。 D . 虎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发军队的信物,分左右两半,合并才能调动军队。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莽时期的起义军,最初就是吃不上饭的流民聚集在一起,靠打家劫舍过活,他们总想着庄稼熟了就回家。 B . 荆州牧率兵进山讨伐绿林军,被打得大败,而绿林军也不敢杀掉他;大司马士去豫州办案,被绿林军抓住,后被送到县府。 C . 大司马士回去上书王莽,详细地说明了当时的情况,却惹得王莽非常生气,认为他诬陷欺骗,还专门下发文书责骂他。 D . 王莽的处事态度让官员非常害怕,没人敢再说贼人的情况,只有田况敢带领百姓对抗盗贼,使得樊崇等人不敢侵入郡境。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宣德明恩,以牧养民,仁之道也。

      ②有不同心并力疾恶黠贼,而妄曰饥寒所为,辄捕系,请其罪!

    5. (5) 王莽如何看待百姓做盗贼这件事?采用了怎样的政策对待盗贼?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