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二下·金华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明皇帝,字道畿,元皇帝长子也。幼而聪哲,为元帝宠异。年数岁,尝坐置膝前,属长安使来,因问帝曰:“汝日与长安孰远?”对曰:“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也。”元帝异之。明日,宴群僚,又问之。对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乃异间者之言乎?”对曰:“举目则见日,不见长安。”由是益奇之。

    建兴初,拜东中郎将,镇广陵。元帝为晋王,立为晋王太子。及帝即尊号,立为皇太子。性至孝,有文武才略,钦贤爱客,雅好文辞。当时名臣,自王导、庾亮、温峤、桓彝、阮放等,咸见亲待。尝论圣人真假之意,导等不能。又习武艺,善抚将士。于时东朝济济,远近属心焉。及王敦之乱,六军败绩,帝欲帅将士决战,升车将出。中庶子温峤固谏,抽剑斩鞅,乃止。敦素以帝神武明略,朝野之所钦信,欲诬以不孝而废焉。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以何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峤对曰:“钩深致远,盖非浅局所量。以礼观之,可称为孝矣。”众皆以为信然,敦谋遂止。

    秋七月壬申朔,敦遣其兄含及钱凤、周抚、邓岳等水陆五万,至于南岸。温峤移屯水北,烧朱雀桁,以挫其锋。帝躬率六军,出次南皇堂。至癸酉夜,募壮士,遣将军段秀、中军司马曹浑、左卫参军陈嵩、钟寅等甲卒千人渡水,掩其未毕。平旦战于越城大破之斩其前锋将何康。王敦愤惋而死。

    (节选自《晋书·帝纪六》)

    材料二: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查态,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

    1. (1)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对应的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平旦A战B于C越城D大破E之F斩其前锋G将H何康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所,与“为”搭配,表被动,与《兰亭集序》“录其所述”中“所”的用法不同。 B . 谓,指以为,认为,与《项脊轩志》“妪每谓余曰”中“谓”的词义不同。 C . 屈,指说服,使对方认同,与《离骚》“屈心而抑志兮”中“屈”的词义相同。 D . 癸酉,干支的纪日法,与《石钟山记》“六月丁丑”中“丁丑”的用法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晋明帝年幼聪慧,对事情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远与近”的问题,在不同的场合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并且能自圆其说。 B . 晋明帝兴趣广泛,且以德服人。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文臣武将,都被晋明帝亲善相待,所以朝中群臣无论远近都与明帝亲近。 C . 晋明帝行事躬亲,通晓军事。在与王敦势力的作战中,能够运用计谋,攻其不备,取得作战的胜利,也导致王敦的忧愤而终。 D . 李密在表书中陈情充分。既融理于事,又融理于情。以祖母病重的现状,祖孙二人的经历,充分诠释了“尽孝道”的必要性。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及王敦之乱,六军败绩,帝欲帅将士决战,升车将出。

      ②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5. (5) 请结合材料一,分别从记人和记事两方面,分析晋朝是如何凸显“孝治”思想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