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人类对宇宙、对太空一直有着无限的向往。早在唐代,我们的先贤就已经知道从月球表面发出的亮光来自对太阳光的反射。过去几千年,不管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对太空的探索、对宇宙的理解都在不断精进。
探索宇宙的意义来自我们仰望星空的内在原动力,或者说是为了满足人类对宇宙最基本的好奇心。这个原动力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正如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所述,但凡人能想象之事,必有人能将其实现。另一位著名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曾经说过,在任何一项足够先进的技术和魔法之间,我们无法做出区分。这句话在科技超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有启发意义。
那么,对于天文学家或者宇宙学家来说,探索太空是要解决或者回答什么问题呢?这无外乎长久以来,我们渴望得到的、对这个世界的基本问题的回答,比如说宇宙是从哪里来的,生命是从哪里来的,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是怎样起源与演变的,这背后又遵循着怎样更基本的自然规律。
科学探索,就是要用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迭代科技工具,不断精进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天文学家把望远镜建设到了地球的各个角落,不管是在地球的南极还是在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甚至是在我国西藏的阿里地区,都建设有迄今海拔最高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宇宙最初的信号。我们在不断利用科技发展,探求宇宙最基本的规律。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我们不仅把望远镜建设到了地球的各个角落,还把它们发射到近地轨道甚至是遥远的太空,去接收来自不同天体的微弱的宇宙信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已经把文明拓展到了大气层以外,拓展到了诞生人类文明的这个黯淡蓝点之外的更广阔的宇宙空间。不久前发射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第一代恒星发出的信号并将其提供给天文学家研究,告诉我们宇宙诞生后的第一缕曙光来自哪里。
天文学研究,从某种角度来看是一门考古科学。我们研究宇宙过去发生了什么,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环境下发生过什么,再通过这些遗迹和迹象,追溯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我把它总结为“问天”,我们想知道我们从哪里来,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下生活,这个宇宙到底是什么样的,由此拆解出成千上万的问题,等着一一回答。
(摘编自苏萌《走向太空,是人类文明的必然选择吗?》)
材料二: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酝酿,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与此同时,我国科技发展多个领域出现“卡脖子”问题,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上存在捉襟见肘,甚至无人可用的现象。因此,从中小学起大力实施推广科学教育迫在眉睫!
想要让中小学科学教育真正见到成效,首先应该让全社会就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达成共识。笔者认为,面向中小学生的科学教育,其目的应该是通过一些较为简单生动的科学实验、科学手段、科学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引导他们探索未知领域,帮助他们建立独立思考、唯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只有通过科学教育培养起来的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才能成为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各行各业开展科技和产业创新的重要内在驱动力。
就上述目的达成共识后,如何科学合理设计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的原则也就随之清晰。
第一,要避免知识灌输、避免设置“标准答案”。科学创新本质是对未知方向的探索,其路径可能不只一条,因此在进行科学教育时就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允许多个答案、多个思路、多个方法的存在,也要允许没有结果或只有负面结果的存在,因为科学创新更注重的是探索过程及探索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第二,一定要“慢下来”。客观上,中小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能力有限,还有大量的课内课程需要学习,因而设置短期的、较难或较易实现的科学教育内容都是不切实际的。客观上,思考和求解一个科学问题一定是需要时间的,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一定会有波折、是迂回向前的,只有随着对问题理解的深入,才能逐渐找到解决方案。所以,要避免急功近利和目标导向,允许学生在一个较长时间维度中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各大高校的辅助作用。好的科学课程设计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课程背后科学问题的深度和广度、科学问题与日常生活的结合度、不同地区学生基础差异、科学实验的推广程度等。相关科学领域的从业人员能够较好把握上述问题,因此,如果能够将科学研究人员的专业积累和对学科的深入理解,用于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设计,将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第四,中小学一线科学教师应尽快完成思维转换,抛弃目标导向,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索过程,允许失败、允许波折。因为创新来自动手过程中对问题的深入理解,而非知识的灌输。为此,教师还要做到适时引导和帮助,如帮助学生找到实验数据、取得实验条件等。
笔者认为,只要学生、教师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从中小学就开始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引导他们养成思考和探索的习惯,就能为在全社会形成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提供沃土。
(摘编自成里京《科学教育应更注重探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