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二下·肇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取楚汉中,再战于蓝田,大败楚军。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至邓,楚王引归。后三国①谋攻楚,恐秦之救也,或说薛公:“可发使告楚曰:‘今三国之兵且去楚,楚能应而共攻秦,虽蓝田岂难得哉!况于楚之故地?’楚疑于秦之未必救己也而今三国之辞去则楚之应之也必劝是楚与三国谋出秦兵矣。秦为知之,必不救也。三国疾攻楚,楚必走秦以急;秦愈不敢出,则是我离秦而攻楚也,兵必有功。”

    薛公曰:“善。”遂发重使之楚,楚之应果劝。于是三国并力攻楚,楚果告急于秦,秦遂不敢出兵。大胜有功。

    (节选自《战国策·秦取楚汉中》)

    材料二:

    千乘能以守者,自存也;万乘能以战者,自完也;虽桀为主,不肯诎半辞以下其敌。外不能战,内不能守,虽尧为主,不能以不臣谐所谓不若之国。自此观之,国之所以重,主之所以尊者,力也。于此二者力本,而世主莫能致力者,何也?使民之所苦者无耕,危者无战。二者,孝子难以为其亲,忠臣难以为其君。今欲驱其众民,与之孝子忠臣之所难,臣以为非劫以刑而驱以赏莫可。而今夫世俗治者,莫不释法度而任辩慧,后功力而进仁义,民故不务耕战。彼民不归其力于耕,即食屈于内;不归其节于战,则兵弱于外。入而食屈于内,出而兵弱于外,虽有地万里、带甲百万,与独立平原一贯也。且先王能令其民蹈白刃,被矢石。其民之欲为之?非。如学之,所以避害。故吾教令: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境内之民莫不先务耕战,而后得其所乐。故地少粟多,民少兵强。能行二者于境内,则霸王之道毕矣。

    (节选自《商君书·慎法》)

    【注】①三国:指齐、韩、魏三国。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楚疑A于秦之B未必救己也C而今D三国之辞去E则楚之应之也F必劝G是楚与三国H谋出I秦兵矣。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引,文中指带领,与《归去来兮辞》中“引壶觞以自酌”的“引”意思不同。 B . 疾,快速,与《屈原列传》中“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的“疾”意思不同。 C . 善,文中指好,与《苏武传》中“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的“善”意思不同。 D . 毕,文中指完成,与《兰亭集序》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毕”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国夺取了楚国的汉中后,又在蓝田大败楚军,韩国、魏国趁机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后来齐国、韩国、魏国又想要合谋攻打楚国。 B . 有人建议薛公派使者游说楚王,如果楚国一起攻打秦国,不仅可以夺回蓝田这一失地,还能得到更多的土地。 C . 如果拥有千辆战车或万辆战车,桀就不会屈服而对敌国说软话;如果没有对外作战、对内防守的能力,尧也不得不低姿态和敌国讲和。 D . 材料二认为,通过刑罚强迫、赏赐诱惑可以让孝子做到尽力为父做事、忠臣尽力为君主做事,这样孝子忠臣一心,国家才不会有战事。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此二者力本,而世主莫能致力者,何也?

      ②且先王能令其民蹈白刃,被矢石。其民之欲为之?非。

    5. (5) 材料二认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需要用什么方法增强核心竞争力?请简要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