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二下·绍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 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 , 无所获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危矣。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能忍之气,非子房谁全之?

    (节选自苏轼《留侯论》,有删改)

    材料二: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之间,而为人“痛哭”哉!夫谋之一不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节选自苏轼《贾谊论》,有删改)

    [注]①鼎镬:即鼎锅,杀人刑具。②贲、育:指孟贲、夏育,古代勇士。③灌婴:西汉初大臣。与绛侯周勃等共同平定诸吕,拥立文帝。

    1. (1)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子房A受书B于圯上C之老人也D其事甚怪E然F亦安知其非秦之世G有隐君子者H出而试之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彼其能有所忍也”与“非子房其谁全之?”中的“其”意义和用法不同。 B . 孺子,小子的意思,与《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的“竖子”意思用法相同。 C . “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与“夫谋之一不见用”中的“见”意义和用法不同。 D . 遽,指急、突然,与《促织》中“遽扑之”的“遽”意义和用法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世人将张良受书于圯上老人看做奇闻怪事,而苏轼却认为,这是圣贤故意用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方式深深羞辱他,从而使他能有忍耐之心。 B . 项羽因为不能忍耐,所以虽百战百胜却轻易消耗了兵力;而刘邦能忍,所以保存了全部兵力等待项羽的衰亡,最终取得楚汉之争的胜利。 C . 贾谊,作为青年,应该向上得皇帝信任,向下从容、深交周勃、灌婴等老臣,而不应抛弃元老和既定国策,在一朝一夕间另搞一套,这样运用才华实在不宜。 D . 大智大勇之人,胸怀极大抱负、志向高远,故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故受到侮辱也不愤怒,像张良、刘邦一直是这样的,项羽、贾谊就没能做到。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②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5. (5) 两段材料都提到了“忍”,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张良的“忍”与贾谊的“不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