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上·龙华期中) 文坛星斗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汪曾祺

    ①沈先生逝世后,傅汉斯、张充和从美国电传来一副挽辞。字是晋人小楷, 一看就知道是张充和写的。词想必也是她拟的。只有四句:

    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②这是嵌字格,但是非常贴切,把沈先生的一生概括得很全面。这位四妹对三姐夫沈二哥真是非常了解。

    ③沈先生的血管里有少数民族的血液。湘西有少数民族血统的人大都有一股蛮劲、狠劲,做什么都要做出一个名堂。他少年当兵,漂泊转徙,很少连续几晚睡在同一张床上。吃的东西,最好的不过是切成四方的大块猪肉(煮在豆芽菜汤里)。行军、拉船,锻炼出一副极富耐力的体魄。二十岁冒冒失失地闯到北平来,举目无亲。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就想用手中一支笔打出一个天下。经常为弄不到一点东西“消化消化”而发愁。冬天屋里生不起火,用被子围起来,还是不停地写。他真的用一支笔打出了一个天下了: 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人,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那么多的学问,真是一个奇迹。

    ④沈先生很爱用一个别人不常用的词: “耐烦”。他说自己不是天才(他应当算是个天才),只是耐烦。他的“耐烦”,意思就是锲而不舍,不怕费劲。 一个时期,沈先生每个月都要发表几篇小说,每年都要出几本书,被称为“多产作家”,但是写东西不是很快的,从来不是一挥而就。他年轻时常 常日以继夜地写。他常流鼻血。血液凝聚力差, 一流起来不易止住,很怕人。有时夜间写作,竟至晕 倒,伏在自己的一摊鼻血里,第二天才被人发现。他自己知道,并不惊慌。他的作品看起来很轻松自 如,若不经意,但都是苦心刻琢出来的。《边城》一共不到七万字,他告诉我,写了半年。

    ⑤他很爱他的家乡。他的《湘西》《湘行散记》和许多篇小说可以作证。他不止一次和我谈起棉花坡, 谈起枫树坳, ——一到秋天满城落了枫树的红叶。 一说起来,不胜神往。黄永玉画过一张凤凰沈家门外的 小巷,屋顶墙壁颇零乱,有大朵大朵的红花——不知是不是夹竹桃,画面颜色很浓,水气泱泱。沈先生很 喜欢这张画,说:“就是这样!”八十岁那年,他和三姐在家乡听了傩戏,这是一种古调犹存的很老的弋 阳腔。打鼓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对年轻人打鼓失去旧范很不以为然。沈先生听了,说: “这是楚 声,楚声!”他动情地听着“楚声”,泪流满面。

    ⑥沈先生很好客,朋友很多。老一辈的有林宰平、徐志摩。沈先生提及他们时充满感情。我认识他后, 他经常来往的有杨振声、张奚若、金岳霖、朱光潜诸先生、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他们的交往真是君子之交, 既无朋党色彩,也无酒食征逐。清茶一杯,闲谈片刻。

    ⑦沈先生对青年的帮助真是不遗余力。他曾经自己出钱为一个诗人出了第一本诗集。 一九四七年,诗 人柯原的父亲故去,家中拉了一笔债,沈先生提出卖字来帮助他。他对学生的作品细心修改,寄给相熟的 报刊,尽量争取发表。他这辈子为学生寄稿的邮费,加起来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稿子发表了,稿费寄 来,他必为亲自送去。

    ⑧沈先生的家庭是我见到的最好的家庭,随时都在亲切和谐气氛中。 一家人于钱上都看得很淡。 《沈 从文文集》的稿费寄到,九千多元,大概开过家庭会议,又从存款中取出几百元,凑成一万,寄到家乡办 学。沈先生也有生气的时候,也有极度烦恼痛苦的时候,在昆明,在北京,我都见到过,但多数时候都是 笑眯眯的。他总是用一种善意的、含情的微笑,来看这个世界的一切。A.到了晚年,喜欢放声大笑,笑得 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真像一个孩子。 只有看破一切人事乘除,得失荣辱,全置度外,心地明净无 渣滓的人,才能这样畅快地大笑。

    ⑨沈先生提及某种文物时常是赞叹不已。马王堆那副不到一两重的纱衣,他不知说了多少次。刺绣用 的金线原来是盲人用一把刀,全凭手感,就金箔上切割出来的。他说起时非常感动。他平生搜集的文物, 在他生前全都分别捐给了几个博物馆、工艺美术院校和工艺美术工厂,连收条都不要一个。

    ⑩沈先生自奉甚薄。穿衣服从不讲究。我见他时总是一件洗得褪了色的蓝布长衫,夹着一摞书,匆匆 忙忙地走。解放后是蓝卡其布或涤卡的干部服,黑灯芯绒的“懒汉鞋”。有一年做了一件皮大衣(我记得 是从房东手里买的一件旧皮袍改制的,灰色粗线呢面),他穿在身上,说是很暖和,高兴得像一个孩子。

    ⑪他的丧事十分简单。他凡事不喜张扬,生前累次嘱咐家人,他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 有一些景仰他的人是未接通知自己去的。沈先生面色如生,很安详地躺着。我走近他身边,看着他,久久不能离开。B.这样一个人,就这样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 

    ⑫沈先生家有一盆虎耳草,种在一个椭圆形的小小钧窑盆里。很多人不认识这种草。这就是《边城》里翠翠在梦里采摘的那种草,沈先生喜欢的草。

    1988年5月26日

    (选自《汪曾祺散文》,有删减)

    1. (1) 文章记录了沈从文先生写作与生活中的事件,请根据内容补写表格。

      段落

      事件内容

      沈从文先生

      的性格

      用一支笔打出了天下,只读过小学,却靠着努力成为了大作家。

      敢拼敢闯

      被称为“多产作家”的背后,是日以继夜的勤奋写作。

      深恋家乡美景,为“楚声”感动流泪。

      深爱家乡

      热情好客,所交朋友多为名士,他们的交往是君子之交。

      热情好客,

      志趣高洁

      关心爱护

      青年学生

      家庭美好和睦,不重名利。爱笑,笑容中充满善意、温情与纯净。

      善良、真诚

      ⑶ 

      无私

      ⑩-⑪

      衣着简朴,丧事从简,不喜张扬。

      节俭、低调

    2. (2) 汪曾祺的语言独特而有味。请从下面两句话中任选一句,按要求赏析。

      A. 到了晚年,喜欢放声大笑,笑得合不拢嘴,且摆动双手作势,真像一个孩子。(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B.这样一个人,就这样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 ( 从句式的角度赏析)

    3. (3)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4. (4) 文章到①段就可以收尾了,第⑫段写虎耳草的部分是否赘余,谈谈你的看法。
    5. (5) 汪曾祺深受恩师沈从文先生的影响,成为了“文坛星斗”;鲁迅对藤野先生铭记一生,却在当时决定离开仙台,弃医从文。请结合文本和实际,谈谈你怎样理解老师对学生的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