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4高三上·唐山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孙中山“以党治国”的思想是在中国的现实社会环境和革命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定型的,是孙中山在仿效西方政党政治及向传统会党模式回归皆遭挫折的打击下,经过深沉的思考及借鉴苏俄经验而找到的最后归宿。

    1921年孙中山明确提出了“以党治国”这一概念。此后,“以党治国”概念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到1924年1月基本定型。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以党治国”的“党”首先得是一个革命的政党。在党与政权的关系上,孙中山特别强调“主义治国”,“是要本党的主义实行,全国人都遵守本党的主义”。在实践中,在革命运动的阶段上,已由辛亥之役、讨袁之役、护法之役而进入了国民革命运动阶段。

    ——摘编自王永祥、李国忠《孙中山“以党治国”论初探》

    1.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提出的背景。
    2. (2) 依据材料归纳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主要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