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上·东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来自什么地方呢?来自我们传统的教育。教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全民族共同的价值观。有了这样共同的价值观,这个民族就能够凝聚起来。大家有共同的价值基础

    有人讲过这样一句话:国家强大不是经济强大,不是技术强大,不是政府强大,国民都是明是非的,国民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体面的生活

    读先秦诸子,就是让当代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做个有良知的人。你在工作中、生活中,一定要带着你的良知。假如你把良知丢失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他们能给你安一颗心。给你安一颗有良知的心,给你安一颗有道义的心,然后你才能明白,怎样才能真正地体面地生活着。

    所以在中国,我们为什么要读先秦诸子,我们为什么要读传统经典,我们可以组成一个体面的民族,才能真正实现中华的崛起。

    (摘编自鲍鹏山讲演稿《我们为什么要读诸子》,有删改)

    材料二:

    先秦说理散文是我国散文创作的典范,它以成熟的说理文体制,形象化的说理方式,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章学诚认为,“周衰文弊,六艺道息,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文体备”。(《文史通义•诗教上》说战国时文章已变尽,但后世的所有文体都能在战国散文中找到先例或萌芽则是无疑的。先秦说理散文不仅标志着说理议论文体的成熟,而且也包孕了寓言、小说等因素。

    先秦散文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早期的语录体和对话体,虽不是我国说理文体制的主流,但后代不乏类似之作。从扬雄模拟《论语》而作的《法言》,都与《论语》一脉相承,主要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论辩。在后代说理议论文中,更是我国说理文的主要模式,不仅在体制上,都对后代说理文有深远影响。

    先秦说理文主要是哲理散文和政论散文,但无论是表述对自然和人生的理性认识,还是阐发政治主张和学术观点,还灌注了浓烈的情感,运用了生动的感性形象。先秦说理散文中,常有抒情因素。这种形象性和抒情性,使先秦说理散文自身具有了文学意味,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后代哲理政论文受其影响,以描写抒情为主的文学散文也由此而孕生。

    先秦说理散文中大量的寓言,本是为说理而存在,但由于其自身深厚的意蕴和生动形象的艺术特征,由一种艺术表现手法,成为一种文学样式。其中的优秀之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先秦说理散文中,也为后世小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先秦说理散文大都分析透彻,议论纵横,而不同的作品,风格各异,直接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风格。在后代许多文学巨匠的作品中,他们的创作,亦深受孟子文章的影响。“韩文出于《孟子》”,韩愈、苏轼等人的文章气势磅礴,显然与孟子文章有密切关系。庄子散文独特的艺术风格,都可以明显看出《庄子》的文风。唐代诗人中,李白超拔的想象力,与《庄子》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孔、孟、庄、荀、韩非等先秦诸子都是语言大师,先秦说理散文在语言艺术上的高度成功,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如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在先秦说理文中,直接影响了后世的语言修辞。后世文学中或平实质朴,或华丽雕琢,或放纵恣肆的语言风格,在先秦说理文中都已可见端倪。而先秦说理散文,其中有不少至今仍活在现代语言之中。

    (摘编自《中国文学史》,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国度里,这个民族就能够凝聚起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B . 读先秦诸子,可以让我们有良知、有道义、有正义感,让我们学会了体而生活。 C . 早期的语录体和对话体,对后代的佛教语录、理学家语录和专论体说理文都有影响。 D . 先秦说理散文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对后世文学散文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只有有人格,明是非,有良知,国民才能强大。 B . 《文史通义•诗教上》说战国时文章已变尽,章学诚认为这种观点未必符合实际。 C . 在论证庄子散文艺术对后世的影响时,李白的诗歌可以作为一个有力的论据。 D . 先秦说理散文中有许多成语今天还在沿用,可见其对我国语言发展的深远影响。
    3. (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孔子教人说话做事谨守规矩,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B . 孟子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C . 老子提倡在事情将要完成的时候更要小心谨慎,因为“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D . 老子认为圣人应当“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
    4. (4) 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 (5) 请结合材料二,以下面节选的庄子的《秋水》为例,谈谈庄子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诶渚崖之间,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