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二下·宁波期中)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 , 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

    材料二:

    臣祖英九岁失怙,惟慈亲鞠育,逮长知训,冀或用世,以酬罔极之恩,臣之志也。向叨食元禄,为何左丞参佐,适值三山强寇 , 剽掠广城,一门妻女,死节五人;而老母陈氏,为所拘囚。臣祖英隐忍不能即死,其有愧石苞殉国也多矣。

    兹遇圣朝维新,征讨不服,率土效顺,咸蒙嘉休。乃者三山逆寇,悉婴铁锁,臣母得以生还虽臣祖英不孝之罪固所难逃而得以展区区乌哺情私者陛下之赐也。臣母子离散复完,白骨复肉,铭感圣德,彻于肝肺,虽九死其能报耶!陛下又复甄录 , 寄以民社 , 此正臣陨首效命之秋也。而臣俯顾自惭,不敢拜命者,以罪戾已深,不宜职在民牧。

    钦惟圣朝,以孝道治天下,禄秩不容及不孝之徒;以仁心怀远人,匹夫无有不获之愿。况臣事元朝,叨为元臣,幸已逃诛。母年逾耄,孤苦特甚。尤宜恻怛而钦恤者也。伏望圣慈,收回成命,其爱日之短,俾遂归养之图,则臣母子拭目清平,讴歌德泽,为赐多矣。

    今臣四十有九,老母年八十有一。鹤发垂堂,西山之日已薄;弃亲赴任,不孝之罪弥深。苟违亲而事主,陛下安所用之?果尽奉欢之期,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节选自简祖英《陈情表》)

    【注释】①三山强寇:指元末起兵于三山(今佛山)的邵宗愚割据武装,被何左丞所灭。②石苞殉国:石指石奢,苞指赵苞。石奢:楚昭王相,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自刎而死。赵苞:鲜卑侵略汉国,把汉将赵苞的母亲置于阵前,赵苞仍按时进击,他母亲和妻子都被鲜卑杀害,赵苞随后呕血而死。③甄录:甄别录用。④民社:此指地方官。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在下面句子中标识。

      臣母得以生还虽臣祖英不孝之罪固所难逃而得以展区区乌哺情私者陛下之赐也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秀才,汉代所设选拔人才的一种科目,推举优秀人才。晋时仍保留此制,与科举考试的“秀才”不同。 B . 拔擢,古代表示官职变化的词语,拔擢指提拔、擢升。表示官职调动的有调、徙、转、改等,表示降职的有左迁、迁谪、逐等。 C . 罔极,旧时用以颂扬父母养育子女无穷无尽的恩德,出自《诗经·小雅·蓼莪》“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此处的意义与《氓》一文中的“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不相同。 D . 矜,“矜其爱日之短”的“矜”与“不矜名节”的“矜”意思相同,与“犹蒙矜育”的“矜”意思不同,与《老子四章》中“自矜者不长”的“矜”意思也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字里行间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在写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时,主要是通过议论来表达的。 B . 材料一工整的对仗句式,铿锵有力,感情诚挚,具有说服力,运用“乌鸟私情”“结草报恩”等故事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C . 材料二第1段用了“石苞殉国”的典故,是为了陈述隐忍苟活的惭愧,表明忠孝难全的矛盾,表达家国兼爱的情怀。 D . 材料二以“西山之日已薄”喻母亲生命衰落,既打动皇上,又言自己报效圣朝有日,“人子”之私与“圣朝”之道兼顾,道理显豁。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②然后复求仕进,以尽忠罄节,非惟遂人子之私,亦圣朝孝理之道也。

    5. (5) “表”是臣子向君王陈述情怀、表明心曲的一种文体,李密对晋武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功“陈情”。以材料二第三段为例,分析简祖英是怎样陈情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