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5高三上·重庆市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节选自《左传》,有删改)

    材料二:

    崔杼既弑庄公而立景公,杼与庆封相之,劫诸将军大夫及显士庶人于太宫之坎上,令无得不盟者。为坛三仞,坎其下,以甲千列环其内外。盟者皆脱剑而入,维晏子不肯,崔抒许之。有敢不盟者,戟拘其颈,剑承其心,令自盟曰:“不与崔庆而与公室者,受其不祥。言不疾,指不至血者死。”所杀七人。次及晏子,晏子奉杯血,仰天叹曰:“呜呼!崔子为无道而弑其君不与公室而与崔庆者受此不祥。”俯而饮血。

    崔子谓晏子曰:“子变子言,则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戟既在脰,剑既在心,维子图之也。”

    晏子曰:“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吾以利,而倍其君,非义也。崔子!曲刃钩之,直兵推之,婴不革矣。”

    崔杼将杀之,或曰:“不可!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今其臣有道之士也,又从而杀之,不可以为教矣。”崔子遂舍之。晏子曰:“若大夫为大不仁,而为小仁,焉有中乎!”趋出,授绥而乘。其仆将驰,晏子抚其手曰:“徐之!疾不必生,徐不必死,鹿生于野,命县于厨,婴命有系矣。”按之成节而后去。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

    1.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崔子为无道A而弑其君B不与D公室E而与F崔庆者G此H不祥。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美,认为……美,与“单于壮其节”(《苏武传》)中的“壮”用法相同。 B . 弑,意为“杀”,古代卑幼杀死尊长叫“弑”,多指臣子杀死君主,子女杀死父母。 C . 与,指顺从。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中的“与”字意义相同。 D . 疾,响亮、洪亮,与“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劝学》)的“疾”意义和用法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崔武子杀齐庄公,与齐庄公不检点冇关,因为他与崔子所娶的棠姜通奸。 B . 晏子虽立于门外,但并不打算为庄公而死;出于礼节,他入内伏尸而哭。 C . 当崔杼逼众人脱剑入坎,盟督追随崔氏、庆氏时,唯晏子没有进入坎内。 D . 虽然崔杼听从他人的意见没有杀晏子,但晏子对这种小仁小义不以为然。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

      ②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吾以利,而倍其君,非义也。

    5. (5)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来看,晏子对君主的态度是否矛盾?请说明你的观点,并简要阐述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