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二上·孝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魏王泰有宠于上,或言三品以上多轻魏王。上怒,引三品以上,作色让之曰:“隋文帝时,一品以下皆为诸王所颠踬,彼岂非天子儿邪!朕但不听诸子纵横耳,闻三品以上皆轻之,我若纵之,岂不能折辱公辈乎!”房玄龄等皆惶惧流汗拜。魏征独正色曰:“臣窃计当今群臣,必无敢轻魏王者。在礼,臣、子一也。三品以上皆公卿,陛下所尊礼。若纪纲大坏,固所不论;圣明在上,魏王必无顿辱群臣之理。隋文帝骄其诸子,使多行无礼,卒皆夷灭,又足法乎?”上悦曰:“理到之语,不得不服。朕以私忘公义,向者之忿,自谓不疑,及闻征言,方知理屈。”上闻州刺史程名振用兵,召问方略,嘉其才敏,劳勉之,曰:“卿有将相之器,朕方将任使。”名振失不拜 , 上试责怒,以观其所为,曰:“山东鄙夫,得一刺史,以为富贵极邪!敢于天子之侧,言语粗疏;又复不拜!”名振谢曰:“臣疏野之人未尝亲奉圣问适方心思所对故忘拜耳。”举止自若,应对愈明辩。上乃叹曰:“房玄龄处朕左右二十余年每见朕谴责余人,颜色无主。名振平生未尝见朕,朕一旦责之,曾无震慑,真奇士也!”即日拜右骁卫将军。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

    贞观十一年,魏征上疏曰:臣数年以来,每奉明旨,深惧群臣莫肯尽言。臣窃思之,自比来人或上书,事有得失,惟见述其 , 未有称其长。且所言当理,未必加于宠秩;意或乖忤,将有耻辱随之。莫能尽节,实由于此。欲必使乎致谏,在乎好之而已。故齐桓好服紫,而合境无异色;楚王好细腰,而后宫多饿死。夫以耳目之玩,人犹死而不违,况圣明之君求忠正之士,信不为难。若徒有其言,而内无其实,欲其必至,不可得也。

    (节选自《贞观政要·公平》)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臣疏野之人A未尝B亲奉C圣问D适方E心思F所对G故H忘拜耳。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谢,意为道歉或谢罪,与后文“名振失不拜谢”中的“谢”意思相同。 B . 爱,意为喜爱,与《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中的“爱”意思不同。 C . 善,意为擅长,与《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意思不同。 D . 短,文中指短处,与《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中的“远”用法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有人禀告三品以上大臣多轻视魏王李泰,太宗召集有关人员严加指责,表示如果自己放纵诸皇子横行霸道,大臣也会受到诸皇子的羞辱。 B . 魏征首先判断朝中群臣不会轻视魏王,接着指出太宗能对三品以上的公卿以礼相待魏王是圣明的人,自然也不会随意羞辱大臣。 C . 面对太宗假装恼怒的试探观察,程名振举止自如,应答明晰而有条理,太宗大为感叹当天就任命程名振为右骁卫将军。 D . 齐桓公喜欢紫色服饰,以致举国效仿;楚王喜欢细腰美女,导致很多后宫佳丽因节食而饿死。魏征引述这两则史实以劝谏唐太宗。
    4.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隋文帝骄其诸子,使多行无礼,卒皆夷灭,又足法乎?

      ②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5) 材料二中,群臣“莫肯尽言”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