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综合题
  • 1. (2024九上·江北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农村的土地占有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变成了现实,长期被束缚的农村生产力获得了历史性的大解放。土地改革中,广大农民不仅获得了土地,还分得大批其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人民政府从经济上对翻身农民给予扶持,实行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普遍添置了耕畜、水车及新式农具,改善和扩大自己的经营,掀起了群众性的生产热潮。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的括号内划“正确”;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的括号内划“错误”;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的括号内划“未涉及”。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土地改革的开始。

    B.在土地改革过程中人民政府采取措施给予农民经济上的扶持。

    C.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转变。

    (2)根据材料一,概括土地改革的影响。

    材料二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两幅图片的史学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小岗村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生建设的重点为着力办好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等民生实事。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189元。截至2019年底, 我国拥有超过1.4亿家庭、4亿人构成的中等收入群体,其规模和增速均为世界之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历史逻辑、现实启示及未来路向》

    (4)依据材料三,概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民生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

    (5)综上,谈谈你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