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八上·榕江月考) 现代文阅读

    惊天一着

        2012年11月23日上午9时,一架黄色涂装、编号552的歼-15舰载战斗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成功着舰,并于当天顺利完成舰上滑跃起飞。这是人民海军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辽宁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一着惊海天”,当年蔡迟年、蒲海洋两位记者的通讯报道标题极其精妙地记录了这辉煌一刻,这“惊天一着”离不开它幕后的英雄——戴明盟、罗阳。(新闻导语,概括性强,引出下文。)

    (一)我国航母战斗机成功着舰第一人——戴明盟

        每当回想起2012年11月23日这一天,戴明盟总是会血脉贲张、激情满怀。

        为了这“一着”,戴明盟和战友们开始了长达6年的试验试飞,仅他个人,就完成科研试飞400多架次,绕舰飞行100多架次。几千次的训练,终于迎来那一次的飞翔。

        2012年11月23日,万众瞩目,歼-15飞机将要首次着舰。登上机舱的那一刻,他异常平静,几千个日日夜夜的严格训练在那一刻凝练成一句话,“我准备好了!”起飞、寻舰、绕舰、触舰、着舰、阻拦成功,飞机稳稳地停在了航母甲板上,随后又滑跃14°仰角冲上云霄,首次实现了中国舰载战斗机在航母上的成功起降。一时间,举国为之沸腾!有评论说:“一道完美的弧线,划出了中国海军的航母时代!”的确,这一天,戴明盟盼得太久。

        飞行并不是想象中的自由翱翔、诗意浪漫,而是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时时可能面对各种危险,甚至死亡。有人分析,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险系数,是一般战斗机飞行员的20倍。美国刚刚发展航母时,平均每2天摔1架飞机,死伤飞行员1 000多名。从事飞行28年,戴明盟先后飞过16种机型,处置过数十次重大险情。两次死里逃生,至今让他刻骨铭心。(具体的数据呈现,表明每一次特殊的经历,无不体现 A____。) 

        1996年的一天,25岁的戴明盟驾驶歼-6战机进行飞行训练。升空不久,飞机突发故障起火,必须尽快跳伞,但飞机下方是人口密集区,为避开地面重要设施,避免伤及群众,他操纵着随时可能爆炸的飞机,在上空盘旋着寻找更合适的弹射点,直到高度仅为500米时,才弹射出舱。飞机坠毁在市郊的一块农田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004年10月下旬,在一次跨昼夜空中对抗训练中,戴明盟和战友驾驶的苏-30飞机一台发动机出现重大故障。情况万分危急!类似的情况已多次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绝不能让事故再次发生!”处在特情处置条件下的他给自己下了死命令。在指挥员的引导下,他们果断关闭右发动机,实行单发飞行,尽力保持飞行状态和平衡,直至飞机降落在跑道上,实现了苏-30飞机首次单发安全着陆,保住了国家价值数亿元的财产。

        两次险情,每一次都是命悬一线。一般来讲,飞行员经历过这样的险情后,心理上会有阴影,甚至不愿再从事飞行职业。但戴明盟认为,飞行是他的人生选择,也是他作为一名军人的使命所系、价值所在,既然选择了,就要经得起生死考验,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

    (二)歼-15首次着舰后殉职,中国舰载机之父——罗阳

        在我国自行研制的航母舰载机歼-15首次成功完成着舰起降试验仅十几个小时后,指挥员罗阳由于突发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多方抢救无效,因公殉职,英年51岁。(使用令人悲痛的消息作为文本的开头,目的是 B____。) 

        同事们经常说,身为歼-15舰载机总指挥的罗阳,连一点“总指挥”的样子都没有:为了获得第一手的研究数据,罗阳常常亲自奔赴研究现场,与飞行员和机械工程师们交流心得体会;由于航母上的作训习惯不同于研究所,罗阳便以部队的作息时间要求自己,以便尽快熟悉航母上的各项工作,有时候甚至把研究团队甩在一边,自己去收集数据。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

        “你太拼了”,这是罗阳的同事们对他最常说的一句话。作为歼-15研究项目的总指挥,全国上下恐怕没有比他更了解歼-15了,自1982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飞”),罗阳的一生就与“沈飞”连接在了一起,甚至有人曾说,罗阳就是为了歼-15而生的。

        难度高,任务重,时间短。重重考验摆在罗阳面前,可是他就有这么一股不服输、不懈怠的劲头。他曾说,外国人能干成的事情,中国人同样能干成,而且还能干得更好。他用全部的精力带领着中航工业“沈飞”冲上了事业的巅峰,用无悔的信念诠释着“航空报国”的真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在用生命托举起了歼-15!他心无旁骛,一心一意为了献身祖国的航天事业,不顾白天黑夜,废寝忘食地工作,一次不行,两次,三次,直到做到最好。

        2012年11月25日,我国正式向全世界宣布,歼-15成功在辽宁舰上进行起降。中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远距离打击能力,自此,中国海军彻底摆脱了“黄水海军”的头衔,走向远洋,走向深蓝。但作为一个爱国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铭记这光辉背后科研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甚至有些人和罗阳一样,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永远铭记科研工作者的奉献精神)

    (改编自网络)

    1. (1) 从戴明盟的相关报道中,我们无法得知的信息是        (  )
      A . 戴明盟并不是此次任务的唯一人选,他是众多飞行员中经过精挑细选出来的。 B . 美国刚刚发展航母时的两组数据表明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险系数十分得高。 C . 戴明盟在距离地面仅500米时才跳伞表明500米是从飞机上跳伞的最佳距离。 D . 戴明盟最后的决心中可以看出即使命悬一线他也不会轻易放弃飞行这一职业。
    2. (2) 为了使新闻更加具有时效性和完整性,下列选项中,不必作为补充材料加入本则新闻的是        (  )
      A . 2018年12月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戴明盟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B . 2018年5月戴明盟离任舰载航空兵部队部队长,就任某战区海军航空兵副司令。 C . 从2014年开始,在北航校区里,《罗阳》已成为每届新生入学教育的必备环节。 D . 2017年,北航艺术馆“精神的传承”人物事迹绘本展,罗阳英雄事迹仍旧在列。
    3. (3) 仔细阅读文本,筛选文章信息,完成下面的表格。

      文本(一)

      文本(二)

      重点

      时间

      2012年11月23日

      2012年11月25日

      事件

      首次实现了中国舰载战斗机在航母上的成功起降

      人物

      戴明盟

      罗阳

      意义

      中国海军第一次拥有了远距离打击能力

    4. (4) 根据示例,结合文章内容,将AB两处的批注补充完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