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元朝建立后,中西交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欧洲与中国的交往开始正式见诸欧洲人的游记、书信,这些游记、书信的作者既有教皇的使者,也有个人游历者如马可·波罗、鄂多立克等。他们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主要集中于繁荣富庶的城市经济和令人羡慕的百姓生活。毫无疑问,他们在游历中国的过程中,都把目光投向中国各地城市,中国城市不同于欧洲城市的布局和活力,深深地吸引着他们,也让他们把优美的词汇放在了对这些城市繁荣富庶的描写上。
——摘自赵凤玲、郑涵语《13-14世纪欧洲游历者笔下的“中国形象”》
材料二 马戛尔尼使团原来打算调查中国的科学和工艺,因种种限制,没有获得成功,开放通商的目的也没有达到,无疑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但这是中西文明难得的一次碰撞机会,使团成员撰写了不少有关中国的著作,在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作为科学使命的一部分,英国使团的目的无非是想让乾隆皇帝和大臣感受英国在科学和艺术方面的成就,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摘编自韩琦《礼物、仪器与皇帝——马戛尔尼使团来华的科学使命及其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