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的前世今生
王思彤
①2020 年是人口普查年,从 1953 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到现在,将近 70 年了,人口普查开展了 7 次,全国总人口也从 6 亿人增加到 14 亿人,翻了一倍还多。其间发生了很多历史性事件,值得回顾一下。
②事实上,人口调查统计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古埃及、巴比伦有世界上最早的人口数字,我国传说中的虞舜时期也有人口数字。《史记》有云:“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进入封建社会,很多国家仍然有人口调查,但目的主要是为了征兵征税。
③目前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人口普查,是美国 1790 年的人口普查,此后,绝大多数国家都开展过人口普查。据 1982 年出版的《人口普查浅说》一书介绍,现代化的人口普查大体分为三个时期:一是 1790—1870 年,先后有 63 个国家和地区搞过人口普查,涉及全球五分之一人口;二是 1871—1950 年,人口普查发展很快,到 19 世纪末又有 47 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人口普查,但是没有中国;三是 1951 年到现在,通称战后人口普查,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陆续得到应用。
④我国 1953 年开展的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当时不叫普查,而称为全国人口调查。1953 年 4 月 3 日,政务院发出《为准备普选进行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的指示》。可见当时的人口调查登记主要是为公民选举服务的,因为选民登记必须以人口登记为依。调查登记以 1953 年 6 月 30 日 24 时为标准时间,要求所有调查登记工作于 9 月底前完成。中央由内务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全国人口调查登记办公室,所需各项调查经费列入各级选举预算,由国库报销。国家统计局 1954 年 11 月 1 日发布的《关于全国人口调查结果的公报》显示:全国人口总数为 6.01938035 亿人。
⑤1964 年 2 月 1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指示》,决定在 1964 年 6 月底进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仍以 6 月 30 日 24 时为全国普查登记标准时间。普查目的不再是为了普选,而是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依据,这实际上默认了 1953 年的人口调查是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64 年 5 月 29 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人口普查办公室关于纠正多报人口现象的报告》,把保证人口普查数据质量摆到了重要位置。
⑥文革十年,人口普查中断,1980 年 6 月 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务院第三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关于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安排意见的报告》,决定 1982 年 7 月 1 日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的标准时间改为 7 月 1 日零时。这次普查我国首次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数据处理。
⑦1986 年 8 月出台的《国务院对今后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安排意见的批复》确定了人口普查周期,原则同意今后每 10 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即在年号末位逢零年份进行普查),两次普查中间进行一次 1%人口抽样调查。
⑧1990 年进行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准时间仍为 7 月 1 日零时,数据处理工作由国家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为主来完成。1989 年 12 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出席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会议并作动员讲话。1990 年 7 月 1 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李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普通公民身份参加了人口普查登记。国家统计局 1990 年 10 月 30 日发布的《关于 1990 年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公报(第一号)》显示:全国总人口为 1160017381 人。
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恰逢千禧年,普查标准时间调整为 2000 年 11 月 1 日零时,原始数据录入工作全部采用了光电自动录入方式。2010 年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将我国境内的境外人员作为普查对象(即我国境内的自然人),首次聘请文艺工作者担任宣传大使。
⑩回首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令人感慨。当今中国已经以全球经济总量第二的姿态昂首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我们相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一定会续写辉煌。
(选自《统计与咨询》2020 年第 4 期“统计人语”,有删改)
【链接一】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情况(节选)
①人口总量,全国人口共 141178 万人,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下同)的 133972 万人相比,增加 7206 万人,增长 5.38%,年平均增长率为 0.53%,比 2000 年到 2010 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0.57%下降 0.04 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 10 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②性别构成。男性人口为 72334 万人,占 51.24%;女性人口为 68844 万人,占 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5.07,与 2010 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11.3,较 2010 年下降 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③年龄构成。0—14 岁人口为 25338 万人,占 17.95%;15—59 岁人口为 89438 万人,占 63.35%;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26402 万人,占 18.70%(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19064 万人,占 13.50%)。与 2010 年相比,0—14 岁、15—59 岁、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 1.35 个百分点,下降 6.79 个百分点、上升 5.44 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不均衡发展的压力。(节选自中国新闻网)
【链接二】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901991162 人,占63.89%(2020 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 45.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509787562 人,占36.11%。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 236415856 人,乡村人口减少 164361984 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14.21 个百分点。(节选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七号)》)
【链接三】
2020 年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标识解读“中国人口普查—2020”标志,以汉字书法“人”字(书画风格的“人”字抽象化为万里长城图形)及英文字母“C”为主要图形元素,以国旗颜色为主要色素。(编者按:第一到五次普查,没有人口普查标识,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国家首次发布了人口普查标识,第七次人口普查继续沿用这个标识。)(节选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