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综合题
  • 1. (2024八上·龙岗月考) 阅读下列有关近代中国翻译事业发展演变历程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林则徐编译的《四洲志》(1839年开始编译)……以及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在《四洲志》基础上增补内容,于1842年写成)等译介作品,均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价值理念,是近代中国最早“睁眼看世界”、学习西方文明的翻译著作。

    材料二:1868年,清政府在曾国藩“盖翻译一事,系制造之根本”的倡议下,创立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西书翻译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自创立至解体期间共译书241种、出版201种,其中出版译著科技图书179种,译著规模、影响均为近代中国翻译机构之最。

    材料三:1897年,梁启超等人创设上海大同译书馆和译书公会……1900年,在日本东京,中国留学生用于发展译书出版事业的机构——译书汇编社成立,并出版《译书汇编》杂志,大量编译卢梭《教育论》、孟德斯鸠《万法精理》、斯宾塞尔《政治进化论》等西学著作,对“促进吾国青年之民权思想,厥功甚伟”。

    ——以上均摘自李永兰、陈艳红《近代中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演变》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林则徐、魏源等编译西方文明著作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翻译出版最多的是哪一类图书?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这一时期的翻译事业有了怎样的变化?
    3. (3) 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时期翻译出版的著作有了什么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 (4) 从以上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