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八上·罗湖期中) 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①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②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③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④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摘自《经典国学》,有改动)

    材料二:

    由某电视台主办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公益活动颁奖词:

    这些荣获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称号的孩子,他们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家人的重任,有些孩子的付出甚至远远超出了成人所能承受……当我们被少年们的孝行感动时,再回过头来看看身边自己的孩子,他们是否感激你的关爱?是否懂得帮你分忧?对你的态度是否友善……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若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德的孩子,就赶快从孩子幼年抓起,对他进行孝心教育吧!

    (摘自互联网)

    材料三:

    中学生与父母关系的调查表

    项目

    知道父母生日

    知道家庭收入

    外出给父母打招呼

    主动做家务

    不与父母顶嘴

    与父母谈心

    吃饭为父母夹菜

    肯定

    35%

    10%

    60%

    10%

    30%

    5%

    5%

    否定

    65%

    90%

    40%

    80%

    70%

    70%

    90%

    从不

    10%

    25%

    5%

    (摘自互联网)

    材料四:

    天津市对多所学校中学生进行有关“孝心”的校园调查显示,九成学生认为“只要好好学习,考高分就是孝敬父母”。不少受访学生坦言,他们并不觉得记住长辈生日、帮父母做饭就是孝心的体现。负责调查的教师称,孩子对考好成绩就是“孝心”的理解,反映出目前中学生对“孝心”的理解和执行有偏差,中国传统孝道迷失在考分红榜之下。“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孩子吃完饭,将碗筷往桌上一扔便匆匆离席,从不帮忙收拾饭桌;孩子身体稍有不适,父母便急前忙后,父母生病,孩子却抱怨爸妈不能像往常一样照顾他……我们的孩子脾气越来越臭,只知索取,不知感恩;只享受被爱,不知要担负责任。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协会专家组成员魏永田表示,孝心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集体的基础。针对独生子女的“孝心”教育迫在眉睫,全社会应给予“孝心”教育更多的关注。

    (摘自互联网)

    1. (1)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 B .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 C . 虽然考分红榜之下的孝道有其合理性,但少数中学生不关心家庭和父母的现象也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D . 孝心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集体的基础。“孝心”教育迫在眉睫,全社会都应给予更多关注。
    2. (2) 请根据材料一概括孝道在传统教育中的表现和地位。
    3. (3) 综合以上材料,请对学校校长提出你对孝心教育的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