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羊肉粉
王珺偲
①在珠海出差之余,我去看望在这里打拼的表弟。走到表弟家附近的街道,一阵羊肉的香味扑鼻而来。我抬头一看,是家羊肉粉馆。门面不大,白色门头上写着“遵义羊肉粉”几个红色大字,简单明晰。
②“不知道正不正宗。”我嘀咕着走向这家粉馆。
③羊肉粉是贵州最受欢迎的小吃之一。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只要有街道的地方就会有羊肉粉。老家那个乡场,两条几百米的小街上就有三家粉馆。
④小时候去赶场,父亲会带我去吃羊肉粉。我每次都不顾汤的温度,大口吃着,发出“嗦嗦”的声音。父亲则叫上二两酒,边吃边饮,不时把碗里的羊肉夹给我,叫我慢慢吃。后来长大了,去外面读书,每次回到家后,也必定会去吃上一碗羊肉粉。
⑤沉浸在回忆的思绪中,我走进粉馆。馆内条条板凳依桌排开,辣椒罐、酱油瓶、醋瓶、筷子篓……齐刷刷放在桌面上,与老家的陈设没多大区别。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正在收拾桌子,煮粉的男人和她年纪相仿。
⑥我站在灶台前说:“你好,煮碗粉!”内心的期许让我情不自禁地说成了家乡话。
⑦“咦!是老乡,煮水粉还是气粉?”
⑧店主惊讶地笑着,用地道的遵义话回答我。然后他抓了一把我要的粉放入竹篓勺,在熬得脂白的羊汤中烫煮,又往大碗里放入食盐、酱油和花椒面。回过身,把竹篓勺提起,把粉倒入碗内,放上几片肥瘦相间的羊肉,再用长勺舀上秘制的红油辣椒,和上一两勺滚烫的羊汤浇在碗里,最后洒上葱、蒜苗、芫荽。只见又白又胖的粉条浸在鲜红的油汤里,红油与几丝青绿间,氤氲着鲜美的香气。
⑨我把热腾腾的羊肉粉端上桌,轻轻打开辣椒罐,用勺子舀出辣椒面加到粉里,这也是我多年吃羊肉粉的习惯。调好口味,我抄起筷子,夹着白嫩的米粉和喷香的羊肉大口吃起来。我又听到自己吃粉发出的“嗦嗦”声,米粉的清甜与羊肉的鲜美在舌头上跳跃。
⑩趁着空隙,年轻的店主走出来用乡音和我攀谈起来,原来他是我邻县的老乡。
⑪“以前都没见过你,第一次来吧?味道正宗吧?”
⑫我一边吃,一边点头说:“辣椒面要是糊辣椒就更好了。”
⑬老家的“糊辣椒”很有讲究,是用柴火炭灰烧制,烧到辣椒表皮有点“焦糊”状,再制成面,辣椒的鲜香与炭火味交织,别是一番风味。
⑭店主连连点头:“要改进,要改进。”
⑮提起自己家的羊肉粉,店主滔滔不绝:“这羊肉粉香不香,全在一锅汤。吃羊肉粉,得把汤喝掉。每家都有独门的香料药材,和羊骨一起炖汤,这期间还要不断放入鲜羊肉炖煮,提升汤的鲜味。炖好的羊肉取出切片,而羊汤就让它保持沸腾,熬得越久,味道越是鲜!”
⑯当我喝完最后一口汤时,店主满怀自豪地笑着说:“我用的是老家的矮脚山羊,生态食材,香得很呐!”
⑰我心满意足地结账离开。走出粉馆没几步,就听见店主在门口大声说:“老乡,想吃就过来!”我回头笑着点点头,汇入人流,朝表弟家走去。
⑱见到表弟,和他一起聊着家乡与当地的事,提到了那家羊肉粉店。表弟说,珠海帮扶咱们遵义,把家乡的农特产品引到这边,许多老乡看准这个商机来到这里,羊肉粉也自然成了当地最受欢迎的特色食品之一。
⑲原来,表弟也经常去吃羊肉粉,抚慰思乡的情愫。而我无疑是幸运的,初来乍到这异乡,就品尝到了家乡暖暖的味道。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2月22日)
①回过身,把竹篓勺提起,把粉倒入碗内,放上几片肥瘦相间的羊肉,再用长勺舀上秘制的红油辣椒,和上一两勺滚烫的羊汤浇在碗里,最后洒上葱、蒜苗、芫荽。(自选角度,赏析该句的表达效果)
②而我无疑是幸运的,初来乍到这异乡,就品尝到了家乡暖暖的味道。(赏析该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