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八上·杭州期中) 活动二:树碑立传显风骨

    百年风霜

    ——革命老人沈知影小传

    徐浩宽

    “国破尚如斯,我何惜此头”,男儿自以身许国,毅然弃商从戎。虽屡经磨难、身陷囹圄、蒙受冤屈,但依然初心不改,信仰不变。

    一、少年求学 宣传革命

    沈知影原名沈建新,出生在浙江新昌县大市聚。沈家的恒兴商行,已经开了多年。沈知影出生的时候,父亲沈章甫正用心经营着恒兴商行。

    10岁那年开春,在父亲的陪同下,沈知影跨进梁氏宗祠的大门,在这里上学读书。很快,他学会了做账,经常做父亲的帮手。后来沈知影在知新高级小学度过了两年幸福的读书时光。早在1917年,革命先驱梁柏台曾经求学于此,并于此立下“以身许国”的凌云壮志。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寇入侵中华大地,学校里有两个音乐老师时常带着学生唱抗战歌曲,少年沈知影很快就学会了《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等歌曲,并沿街传唱,向民众宣传抗日救亡思想。

    晚年的沈老,依然记得那种旋律,时不时会哼上几句。 

    二、                               

     1942年5月17日,是新昌县大市聚镇有史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对沈知影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天。他在手稿中这样写道:“5月17日那天,日军流窜到大市聚镇,先是抢掠街店,然后是放火烧房屋。”“镇上唯一的机器碾米厂被捣毁,街头两旁几十家商店的粮食和值钱的财物洗却一空,然后将房屋烧毁,以掩盖其掠夺抢劫的罪证。”

    大火,从下街烧到上街,从中街烧到横街,百余间商铺和周边的民房被烧成一片废墟。A.那天夜里,沈家的煤油灯一直亮着。沈家因一道高高的石墙,幸免遭遇火灾。

    当沈知影亲眼目睹了日寇的凶残暴行之后,革命的火苗彻底在心中已被点燃。沈知影的心中涌动着一种强烈的愿望,如同火山要爆发一般:我决不做“亡国奴”,决不苟且偷生,我要参加革命,拿起枪杆子,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

    沈知影看到一些同学朋友无家可归,统统把他们请到家里。这些年轻人惺惺相惜,互相安慰,彻夜长谈,发誓要报仇雪恨,要去抗战。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沈家成了“避难所”,也成了宣传抗战思想的阵地。

    三、                               

     距离大市聚不足一百公里的四明山上,有一支抗日武装——浙东游击队三五支队,新昌县内不少热血青年赶往四明山,参加了抗日队伍。 

    1943年4月的一天,沈知影和几位青年一起,在父母双亲的目送下,踏上了去四明山的征程。

    沈知影在四明山的时间不足2个月。在这50多天的时间里,沈知影受到了关于革命知识的教育,经历了革命意志的磨炼,拥有了成为游击队员的基本素质,他完全可以留下来,像其他战士那样,穿梭丛林,英勇歼敌。可是,组织要求沈知影返回大市聚镇,以恒兴商行为据点,以采购销售农副产品为掩护,去宣传党的政策、传播抗日思想,动员更多的青年加入四明山三五支队。

    沈知影曾这样说:“去的时候,我可是打算要与小鬼子好好厮杀一番的,这回被告知要做地下工作,不禁有些失望,但是转念一想,这也是在为革命服务,而且确实我的家庭背景更适合这份工作,于是也就释怀了”。

    四、秘密战线 更改姓名

    1943年下半年,沈知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正式转入地下工作。沈知影察言观色的能力很强,非常适合这份地下工作,在家可以恒兴商行作为掩护,出门可以收购货物为幌子。

    如果有纸条、信件、重要文件,一旦被敌人搜到,那是难逃一劫的。当沈知影接到送信任务时,B.他总是把纸条捏成一小块,放在麻袋的最底端,挑着麻袋,捏着杆秤,戴上草帽,穿上草鞋,以收购茶叶、烟叶作掩护,把信件纸条一一送出去。

    据沈知影回忆,有一次,他要将一份信涵交给王群同志,途径城门口有日本人站哨,必须有良民证才可通行。沈知影机灵一动,赶到拔茅的一位表兄那里,借来良民证才完成任务。

    这时期,他决定将自己“沈建新”的名字改为“沈知影”。“知”,含有知识、知道的,要知道自己怎样做事;“影”,____。

    五、                               

    1945年5月,地下党组织因叛徒告密,遭到破坏,沈知影被列入通缉名单之中,他不得不逃离了老家。出逃在外,度日如年,他每时每刻都在担心他的家人和战友是否安全。

    一次他返回家中,谁知早已被暗哨盯上,被捕入狱。沈知影受尽折磨,面对敌人的蛊惑引诱、辱骂毒打,他不低头、不畏惧、不妥协。他的嘴舌是坚的,他的脊梁是直的,他的骨头是硬的,他的意志是刚强的。

    沈知影回忆说:“在两次审讯中,我没有暴露党员身份和组织秘密,也无损害党的言行。” 沈知影被抓后,父亲心急如焚,买通牢头,送去衣被饭食,同时想尽办法,到处托人,才把沈知影保释出来。出来以后,沈知影又投入到了战斗。

    在解放战争期间,身为共产党员的沈知影主动与国民党反动势力展开斗争,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六、夕阳丹心 百年不渝

    今年100岁的沈知影,身体健朗,精神矍铄,每天读报看新闻,还一直做着捐款希望工程、帮助困难群众等社会公益。

    沈老好比一坛陈年好酒,不能一干而尽,而要一口口品尝,才能品出味儿来;沈老好比一首经典古诗,百读不厌,永久流传。 这就是沈知影先生的百年人生缩影。

    (选自2024年10月1日《钱江晚报》,有删改)

    1. (1) 【革命轨迹】借助以下思维导图,梳理沈知影的革命成长轨迹,拟写小标题和补充时间点。
      如何更好地拟定小标题?
      1.‌合乎逻辑‌:小标题之间要有逻辑性,不能彼此包容或者相互交叉。
      2.‌短小精悍‌:好的标题应该短小精悍,让人印象深刻。
      3.‌匀称和谐‌:各个小标题在形式上要整齐匀称,讲究布局上的美感。
    2. (2) 【生活剪影】请结合文章AB两句和表格提示,赏析与传主沈知影相关的细节描写。

      品读

      典型

      细节

      例句

      品读角度

      我的赏析

      A.那天夜里,沈家的煤油灯一直亮着。

       副词“一直”

       

      B.他总是把纸条捏成一小块,放在麻袋的最底端,挑着麻袋,捏着杆秤,戴上草帽,穿上草鞋,以收购茶叶、烟叶作掩护,把信件纸条一一送出去。

       动作描写

      我的

      发现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的作者是“钟声”,“钟声”是“中国之声”的简称,含有“警世钟声”之意,“中”和“钟”谐音。“沈知影”给自己的名字取“影”,请结合上下文并参照“钟声”的取名法,推测“影”包含的意思就是:

    3. (3) 【写作特点】请借助第二单元导语和传记的文体特点,结合本文第五部分的具体语句,分析传记作品真实性和生动性的特点。
      第二单元写作:学写传记
          传记要求真实……但是,传记又不是枯燥的生平简介或履历表,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
      第二单元导语
          学习本单元,要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比如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
    4. (4) 【人物光辉】品读第六部分划波浪线句,请结合沈知影的具体事迹人物形象 , 谈谈你对这两个比喻句的理解。
    5. (5) 【作品联读】小懿同学想将本学期名著阅读中的革命纪实性作品和《百年风霜》进行联读,决定给书中的人物制作一张“红色山水书签”,将“山水自然之景”的要素和这些红军队伍中的革命人士组合在一起,传递红色精神。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书名

      作者

      书签人物

      物象选择

      物象

      《红星照耀中国》

      毛泽东

      彭德怀

      朱德

      麦子、树木、花鸟、野草、水、明月

      ……

      色彩:金色、绿色……

      状态:高大、宽广……

      《②

      王树增

      《百年风霜》

      徐浩宽

       沈知影

      太阳

      大山

       色彩:红色

       状态:光芒万丈

      任务描述:请从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三位革命领导人物中选择一位作为你的书签人物,借助象征手法寻找适合的一个物象,设计一张人物书签并用语言描绘你设计的书签。(字数100字左右)

      书签示例:沈知影站在画面的中央,脸上露出微笑,在他的背后画着一座绿色大山,这就是四明山,山顶一轮新生的红日照耀下来。经历百年沧桑的沈知影依然有灿烂的笑容,他拨过算盘,藏过革命党人,扛过枪,送过情报,进过监狱……沈知影弃商从戎,以身许国,虽屡经磨难但依然初心不改,信仰不变。他和无数如他一样的革命战士一起组成了照耀祖国大地的一轮太阳。

      我的书签: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