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八上·宁明期末) 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保护海洋,治理微塑料污染

    ①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多次大洋和极地科考活动,科研工作者在海洋中均检测出了微塑料。相比大型塑料,这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肉眼往往难以辨别,更加隐蔽,不易清理,具有很大的潜在危害。

    海洋微塑料到底从何而来?调查研究发现,一部分海洋微塑料由大型塑料碎化而来,另一部分来自流入大海的原料,如树脂颗粒、个人护理品和清洁剂中的塑料磨砂等。事实上,从近海到大洋,从赤道到极地,从海洋表层到大洋深处,全球海域都出现了微塑料。海洋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③华东师范大学施华宏教授介绍,比较大的塑料被鲸鱼等大型海洋动物误食,造成的往往是机械损伤; 而微塑料过于细小,再加上本身含有增塑剂等添加剂,还能吸附环境里的化学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毒性,进入海洋生物体后,有可能给体内器官造成更大伤害。

    ④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的严峻性还在于微塑料的数量不断增长。有些塑料经过几百年才会完全降解,原有积累下来的大型塑料还在经历着侵蚀、风化、迁移、破碎至微小的过程,新的塑料又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新旧叠加,海洋微塑料的总量令人担忧。

    ⑤我国是塑料生产大国, 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相关环保问题。在治理海洋微塑料污染方面,我国始终积极推进无害化处理的进程,努力从源头治理,减少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环境。与近年来国际同类调查结果相比, 我国近海表层水体微塑料含量处于中低水平。在海洋部门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主动参与到清洁海滩的活动中。随着微塑料知识的普及,相信会有更多人加入到保护海洋的行列。

    ⑥可见,加强对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防治要在塑料产生的源头和去向方面下功夫,例如,尽量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加强对微塑料的拦截和降解处理等。防治海洋微塑料污染,还要不断提高公众对微塑料污染的认识水平,共同呵护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①塑料污染也称“白色污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包装袋、农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

    ②当微塑料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微粒后,很可能被人体循环系统吸收,进而进入人体器官。此外,这些塑料在制造过程中可能有一些化学物,能伤害甚至杀死细胞。细胞可能会被成功替代, 也可能不会,蛋白质及DNA 都可能受到伤害。

    ③塑料污染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塑料的有毒化学物质从塑料中渗出,通过饮水等方式接触到人类身体,很有可能就导致癌症、 出生缺陷、免疫力受损或其他疾病。塑料的危害无孔不入,塑料是不可降解的,它在环境中和合成生理液体中持久存在。

    (摘编自“百度百科”)

    1. (1) 下列说法与材料一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全球海域都出现了微塑料,由此可见,海洋微塑料污染已成为一个非常严峻问题。 B . 微塑料具有一定毒性,但因过于细小,进入海洋生物体后,造成的伤害也比较小。 C . 有些塑料还没有完全降解,新的塑料又不断产生,导致海洋微塑料的总量不断增长。 D . 在治理海洋微塑料污染这方面,我国努力从源头治理,减少塑料垃圾进入海洋环境。
    2. (2)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采用逻辑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海洋微塑料污染和防治方面的相关知识。 B . 材料一第②段画线句引起读者地思考,自然地引出下文对海洋微塑料来源的介绍。 C . 材料一第③段加点词“往往”表示某种情况经常发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 D . 材料二第①段运用下定义、举例子、作诠释等多种说明方法来阐释“塑料污染”。
    3. (3) 塑料污染有哪些危害? 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