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不学诗,无以言。中国自古就有诗教传统,儿童教育的基本方式都是从诗歌开始的。2020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随着孩子对优秀诗歌的需求,童诗教育的功利化、教条化,童诗创作的成人化、段子化,优秀诗歌教材短缺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的童诗教育薄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罗振亚列了一长串:经典文本太少;许多读者、批评者将童诗模式化,本应由儿童创作的“本真的诗”,却被成人改成他们所谓的“纯真的诗”;很多人认为现代童诗是“小儿科”,不需要诠释……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很多人仍持有错误的诗歌观念。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1月3日,有删改)
材料二:诗歌评价标准模糊,难以把握。很多省份高考卷中都有一个自相矛盾的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记者翻阅语文高考的历史,发现诗歌写作向来不受作文试题青睐。2020年仍有 3个省份高考作文试题明确要求 “不得写成诗歌”。
“高考不让写诗歌,就是一个指挥棒。它告诉家长,写诗与孩子的前途没关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吴思敬认为,这是一个负面的暗示。同时,手机、短视频的流行,让孩子每天都趴在手机上,挤占了文学阅读时间。
应试教育思维,也是阻碍学生诗歌素养培育的重要因素。青年评论家李壮在给中学生做讲座时,发现学生的感受与表达之间出现了断裂,“这些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很好,一到解读诗歌的时候,又回到考试思维,以模式化的思路去理解”。
天津社科院副研究员王士强分析说,当前语文教育对诗歌、诗意、诗性的东西不友好,单一标准化的答案把诗的可能性空间压得很小,学习和教育的过程,有时也是一个去诗意的过程。这里面确实有很多值得反思的东西,在当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做出一些改变还是有空间的。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1月3法)
材料三:在有“中华诗城”之称的重庆奉节县,脐橙是有文化味道的:县里的一家农业企业,在自家的精品果上,贴上了二维码标签。消费者用手机一扫,就能够一边品果,一边欣赏优美的诗歌朗诵,别有一番滋味。
奉节白帝城蕴藏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周边就是大面积的脐橙产区。 “先赏白帝城,再品‘白帝橙’”,也成了一条很受游客欢迎的农文旅融合线路……
(选自新华社2021年杏之章)
据了解,2017年以来奉节县委县政府开展了诗词“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院坝、进企业、进景区”的“六进”活动,其间涌现出一批来自社会各个行业的诗词人才。33岁出租车司机余明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余明炯告诉记者,他从小热爱诗词,了解夔州文化。日常工作中,时常会为乘客讲解一些“诗城”故事,如果乘客能与他对上几首诗,还可以打折免单。他表示,作为奉节最普通的一分子,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用诗词文化感染身边更多的人,让诗词文化融入更多人的生活当中。
(选自中国新闻网2019年 2月 15有删改)
材料四:
“中华诗教”的思想方向和教育维度
诗语品读→诗歌的语言质素→语言教育→汉语魅力的认知 准确
诗美鉴赏→诗歌的审美质素→审美鉴赏→审美能力的锻炼 美感
诗心探幽→诗歌的情感质素→情感教育→自我情感的提升 动人
诗道寻踪→诗歌的文化质素→文化教育→文化底蕴的夯实 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