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诛之。琳曰:“遣使,常事也,杀之不祥。”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琳曰:“始不杀,无罪也; 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又议重贿唃厮啰使讨贼,得地即与之。琳曰:“使唃厮啰得地,是复生一元昊矣。不若用间,使二羌势不合,中国利也。”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而抚之。”议者惜其失几。

    (选自《宋史·程琳传》,有删改)

    材料二:

    元昊死,谅祚初立,议者请饵其三将,破分其势,可以得志。程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立说之非,人皆知之,诚哉其不可与谋也!春秋重伐丧之贬,予士匄之还①,彼有取尔矣。邻国友邦,偶相失以相愈,兵临服罪,同好如初,则乖约肆淫,大伤人子之心,信不仁矣。元昊者,沦于夷之叛臣,为我蝨贼者也。死亦不足恤也。丧亦不足也。如其可削乎以休息吾民巩固吾守恶容小不忍以乱太谋哉? 故琳说之非,不可托春秋之义为之解也。虽然,宋至此而欲乘丧以图谅祚,谈何容易乎? 昔者继迁死,德明弱,曹玮②欲得精兵俘孤雏,郡邑其地:庙算无成,而元昊嗣之以逞。或曰:今元昊死,为破分其国之说,亦师玮之智,而奚谓其未可邪?曰:难得而易失者,时也,德明方弱之日也;已去而不可追者,亦时也,元昊初丧之日也。夫所谓理势者,岂有定理,而形迹相若,其势均哉? 度之己,度之彼,智者不能违,勇者不能竞,唯其时而已。知时以审势,因势而求合于理,岂可以概论哉? 以此思之,琳或有深心焉,未可知也。

    (选自王夫之《宋论》,有删改)

    [注]①士匄(gài),晋国军事家,率军击齐途中听说齐侯去世,便弃攻而返。②曹玮,北宋将领。李继迁死,曹玮向宋真宗提议活捉其子李德明,真宗未允,希望以恩德招降。

    1.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如其可A四削平B以休息C吾民D巩固E吾宇F恶容G小不忍H以乱大谋哉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按,查办,与成语“按图索骥”“按兵不动”中“按”的意思均不同。 B . “不如因而抚之”与《过秦论》“蒙故业,因遗策”中的“因”意思相同。 C . “诚哉其不可与谋也”与《赤壁赋》中“渺渺兮予怀”的句式一致。 D . 矜,怜悯,与《陈情表》中“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的“矜”意思不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元昊造反后仍派使者来朝中觐见,众人要求将使者诛杀,程琳起先拒绝,后因使者过于骄横,便建议公布其恶行并诛杀他。 B . 众人建议贿赂确厮啰,利用他讨伐叛贼,所得土地均归他所有; 程琳并不认同,认为这会让他成为下一个“李元昊”。 C . 王夫之认为,《春秋》中对“伐丧”行为的贬低是有条件的,若两国关系友好,那么违背约定、趁人之危确为不仁。 D . 王夫之认为,李元昊已沦为夷狄叛贼,不值得体恤,程琳反对“伐丧”的错误在于盲目遵循《春秋》道义而未加辨析。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若用间,使二羌势不合,虫国利也。

      ②今元昊死,为破分其国之说,亦师玮之智,而奚谓其未可邪?

    5. (5) 材料一中,议者认为程琳反对“伐丧”决去了削弱西夏的时机。王夫之是否认同议者的看法?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