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七上·扶余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缓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 (1) 本文作者是 (朝代)的文学家蒲松龄,世称 
    2. (2)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一狼仍

      眈眈相向 

      ③其一坐于前 

      ④屠自后断其

    3. (3) 下列对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出了屠户危急的处境,为后面写屠户与狼的斗争作了铺垫。 B . 在遇狼到杀狼的故事发展过程中,屠户从怯懦变得勇敢、机智,人物形象完整丰富。 C . 文中“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等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 D . 文章结尾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了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终归会被人的勇敢和智慧所战胜。
    4. (4) 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 (5) 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个故事讽喻了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