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七上·浙江期中) 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少年时代,我们一定会遇到一位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对这位“大家”的探索。

    【三段心声】

    鲁迅诞辰 143 周年,00 后是怎么看待他的

    夏之暗:对鲁迅的第一印象来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描写的“紫红的桑椹”“覆盆子”至今记忆犹新,总觉得能透过文字看到小小的、鲜艳欲滴的果实。

    铁皮:在小学阶段,为了应付考试,我们要把鲁迅的生平完全背下来,其实真的蛮怕的。到了中学阶段,会有意识地去找鲁迅的书来翻看,比如他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不过总的来说,阅读鲁迅的作品还是很少的,主要原因是鲁迅作品有点晦涩难懂。

    侧耳倾听: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的是鲁迅的童年生活,对于那个年纪的我来说,文中所写的故事与自己的经验相差太大,所以读完内心毫无波澜。后来大学读了很多书,又经历了一些人事的磨练,便能体会到鲁迅当时的心境了,他是在颠沛流离、受人排挤之际开始写《朝花夕拾》的,他沉浸在那样一种巨大的压抑当中,童年温馨闲静的时光可不是他最大的安慰吗?

    (摘自“澎湃新闻”,有删改)

    【两张图片】

    (选自“网易数读”)

    【一则反思】

    让孩子与鲁迅的第一次正面相遇,不再重复我们的路径

    ①孩子指着电脑屏幕上搜索出来的几段文字,愁眉苦脸地问我:“妈妈,这段描述鲁迅童年的文字这么长,全部抄下来我会裂开的。虽然鲁迅的童年很艰苦,但我的童年也不比他好过啊!”

    ②我看到她检索的语句是“鲁迅的童年是怎样的”,原来她正在做语文老师布置的课文预习作业。我简单地回答着她,告诉她鲁迅儿时因家世衰败遭受的世态炎凉和精神创伤,同时思索着这种浮光掠影的网络搜索和摘抄,大概对了解鲁迅先生没什么用处。

    ③我翻开她的语文书,看到最后一个单元正是独领风骚的“鲁迅单元”,设置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有的人》。成人后一直视鲁迅先生为精神导师的我,深感于这一编排理念的用心良苦。

    ④它们是一个通向未来的缓慢而有益的铺垫,希望孩子们最先接触到这样一位鲁迅先生:一个平易近人的、有梦想有现实关怀的人,他的文字自有其令人惊异的美感,他会自嘲,黯然于自身的局限性,也对一切的幸与不幸怀着深切的体贴和同情。

    ⑤那些年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这样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一件小事》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知识分子严肃的自我批评精神;通过《祥林嫂》可以认清封建社会的黑暗本质;《孔乙己》揭露了封建文化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作者对他们的不幸遭遇抱着深切同情……这种被强行灌输鲁迅作品价值内涵的方式,大大打击了当时我阅读鲁迅的兴趣和信心。 

    ⑥鲁迅先生和他的文章,必须要经过一定年龄才能理解。孩子们对鲁迅的“怕”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语文课堂上的鲁迅先生,需要一个渐次展露“真相”的过程。从普通人的“人间鲁迅”开始,让孩子们熟悉他,亲近他,跟他对话、聊天,然后再展开他精神世界中凛冽、深邃、复杂的另一面,不妨就从《朝花夕拾》开始吧!放弃所谓的“意义”追索,无须刻意对语法修辞穷追猛打,就随意闲散地将自己放进文字里,去体验那种独出机杼的文学味、艺术美,那种深沉绵密的人间情味。

    (摘自刘黎琼“三联少年刊”,有删改)

    1. (1) 下面结论与上面信息完全相符的一项是( )
      A . B 站视频有关鲁迅作品的解读形式是多样的。 B . B 站年轻人最喜欢的作家是尼采。 C . 直接抄写鲁迅先生的童年经历很有用处。 D . 小学课本关于鲁迅文章的编排是随意的。
    2. (2) 对于【一则反思】画横线句子所表述的观点,可以用【三段心声】中哪一位同学的心声来印证?请你结合相关内容作分析。

    3. (3) 为了消除与经典的隔阂,小语为《朝花夕拾》里的人物设置了朋友圈。虽是恶搞,但人物形象还是比较符合原著的。结合 《朝花夕 拾》中相关人物性格,猜测A是谁并结合情节陈述理由。

      A是 ,理由 

    4. (4) 《朝花夕拾》中,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理性的批判。除了第11题中已出现的人物,请再各举一例来说明这种“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