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三下·柳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 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公与石祁子玦,与宁庄子矢,使守,曰:“以此赞国①,择利而为之。”与夫人绣衣,曰:“听于二子。”渠孔御戎,子伯为右,黄夷前驱,孔婴齐殿。及狄人战于荧泽,卫师败绩,遂灭卫。卫侯不其旗,是以甚败。

    ——节选自《左传·闵公二年》(有删减)

    材料二:

    灵王为章华之台,与伍举升焉,曰:“台美夫!”对曰:“臣闻国君服宠以为美,安民以为乐,听德以为聪,致远以为明。不闻其以土木之崇高、彤镂为美,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嚣庶为乐;不闻其以观大、视侈、淫色以为明,而以察清浊为聪。”

    “先君庄王为匏居之台,高不过望国氛,大不过容宴豆,木不妨守备,用不烦官府,民不废时务,官不易朝常。问谁宴焉,则宋公、郑伯②;问谁相礼,则华元、驷騑③;问谁赞事,则陈侯、蔡侯、许男、顿子④,其大夫侍之。先君以是除乱克敌,而无恶于诸侯。今君为此台也,国民罢焉,财用尽焉,年谷败焉,百官烦焉,举国留之,数年乃成。愿得诸侯与始升焉,诸侯皆距无有至者。

    “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 夫君国者,将民之与处;民实瘠矣,君安得肥? 且夫私欲弘侈则德义鲜少德义不行则迩者骚离而远者距违。天子之贵也,唯其以公侯为官正,而以伯子男为师旅。其有美名也,唯其施德于远近,而小大安之也。若敛民利以成其私欲,使民蒿焉望其安乐,而有远心,其为恶也甚矣,安用目观?”

    ——节选自《国语·楚语·卷十七》(有删减)

    材料三:

    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 故曰:“侈,恶之大也。”

    ——节选自司马光《训俭示康》

    【注】①赞国:辅助国家。②宋公、郑伯:宋、郑二国朝楚。③华元、驷腓:华元,为宋国之卿;驷騑,为郑国之卿。④陈侯、蔡侯、许男、顿子:陈国、蔡国、许国、顿国的君主。

    1.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且夫私欲A弘侈B则德义C鲜少D德义E不行F则迩者G 骚离而远者H 距违。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玦”,环而有缺。先秦时期,玦除作为装饰之外,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B . “去”,指舍弃,丢弃,与《岳阳楼记》中“去国怀乡”的“去”意思不同。 C . “令”,指美好,善,与《孔雀东南飞》中“便言多令才”的“令”意思相同。 D . “速”,指快,迅速,与《六国论》中“始速祸焉”的“速”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中,卫懿公嗜好养鹤,给予鹤过高的待遇,其玩物丧志的行为是导致卫国灭亡的主要原因。 B . 材料二中,楚灵王登台后沾沾自喜,伍举通过对比、比喻等方式,批评了楚灵王修建章华台的行为。 C . 材料三中,围绕御孙的话这一观点,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节俭、奢侈对于个人品德和人生的影响。 D . 材料一和材料二侧重于通过具体事例证明奢侈会带来恶果,材料三则以议论的方式直接表明观点。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愿得诸侯与始升焉,诸侯皆距无有至者。

      ②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5. (5) 御孙说“俭,德之共也”,认为有德者皆由俭来。请以楚庄王为例具体论证这一观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