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二上·南海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延陵季子者,吴王之子也。嫡同母昆弟四人,长曰遏,次曰馀祭,次曰夷昧,次曰札。札即季子,最小而贤,兄弟皆爱之。既除丧,将立季子,季子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也,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才,愿附子臧,以无失节。”固立之,弃其室而耕,乃舍之。遏曰:“今若是作而与季子,季子必不受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诸侯乎季子。”皆曰:“诺。”故诸其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若有吾国,必疾有祸予身。”故遏也死,馀祭立:馀祭死,夷昧立:夷昧死,而国宜之季子也。季子使而未还。僚者,长子之庶兄也,自立为吴王。季子使而还,至则君事之。遏之子曰王子光,号曰阖闾。不悦曰:“先君之所为,不与子而与弟者,凡为季子也。将从先君之命,则国宜之季子也。如不从先君之命而与子,我宜当立者也。僚得为君?”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曰:“尔杀我君,吾授尔国,是吾与尔为乱也。尔杀我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去而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号曰延陵季子。君子以其不受国为义,以其不杀为仁,是以《春秋》季子而尊贵之也。

    (节选自《新序·节士》)

    材料二: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季子必不受A请B无与子C而与弟D弟兄迭E为君F而致诸侯G乎季子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恶,哪里,怎么,与《兼爱》里“恶施不孝”中的“恶”词义相同。 B . 之,音节助词,与《论语·阳货》“迩之事父”的“之”用法相同。 C . 贤,以……为贤,与《老子》“不贵难得之货”的“贵”用法相同。 D . 目,细则,与《大学之道》“三纲”“八目”中的“目”词义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曹宣公死后,诸侯与曹人想推举子臧为君,子臧拒绝,选择出走,被认为能守节义。 B . 季子的兄长们在位时,都表现出轻死重义的精神,始终希望能尽快把君位传给季子。 C . 季子拒绝了阖闾,认为自己接受君位会违背先君意愿,而且会导致家族内部的纷争。 D . 孔子通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向子贡阐释了“恕”的内涵,即推己及人的原则。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饮食必祝曰:“天若有吾国,必疾有祸予身。”

      ②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5. (5) 根据材料二中关于“仁”的理解和阐述,简要分析季子的哪些行为体现了“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