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二上·清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逻辑是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一般来说,被尊为逻辑之父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制定了包括三段论逻辑在内的分析和评价论证的系统准则。19世纪以前,在逻辑学的研究——特别是教学中,一直延续着这种“大逻辑”传统。近代德国哲学家弗雷格提出将数学方法融入逻辑学,英国数学家罗素将传统形式逻辑学符号化、数学化,后来经过多位数学家的发展和完善,建立起现代数理逻辑学体系。

    现代逻辑在取得辉煌成果的同时,却几乎丧失了逻辑最初的教导作用,即通过学习逻辑使人逻辑性增强、思维能力提高,表现在头脑清楚、说话有条理、能言善辩等方面。因此,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逻辑学家提出要通过教育培养现代公民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更多、更新;另一方面,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有弱化的趋势。教学生思考什么,是传授知识;教学生如何思考,则是培养思维能力,即能有效地理解、评价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批判性思维能力。

    (取材于周建武的《逻辑学导论》)

    材料二:

    中国诗词中,有许多作品巧妙运用谐音双关丰富了诗句内涵,而使诗词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美,在这妙用中也有逻辑的身影。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为: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____

    显然,本诗运用了谐音双关语的艺术表现方式,类似的运用,在苏轼的《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一诗中也可见到。该诗云: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苏轼知画善画,上面这首诗是他评画、题画的诗作之一。诗中所说居于“江中央”的小孤山,讹音又作小姑山,其状如古时女子发髻。该山所在之处的江岸有澎浪矶,民间又将“澎浪”谐音为“彭郎”,并将其说成是“小姑”的夫婿。

    从逻辑上说,这种谐音双关是一种“音”的巧用,以语词“音”的相谐,而使语词的内涵、外延发生向谐音语词的内涵、外延的转化。如果领略和意识不到这个转化,仅从字面上去理解,那是无法体会到这一诗句的丰富内涵和艺术美的。同样的方法,在“小姑前年嫁彭郎”中,更是收到了“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

    (取材于彭漪涟的《古诗词中的逻辑》)

    材料三:

    语言和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运用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逻辑的制约。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运用的艺术,在某些情况下,又是可以突破逻辑规律的框框的,这不仅无碍于语言运用的正确,而且反而使得语言运用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这就是“无理而妙”了。

    早在梁朝,刘勰在谈到“夸张”的时候,就明确指出其“无理而妙”的效果:“辞虽已甚,其义无害”。宋人严羽云“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些都说明在某种场合,“不合逻辑”的语言有时比合于逻辑的语言更有力量,而诗人的语言往往是新鲜奇特的,不能用常理来衡量。鲁迅说,“诗歌不能凭仗了哲学和智力来认识,所以感情已经冰结的思想家,即对于诗人往往有谬误的判断和隔膜的揶揄。”

    值得注意的是,“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同样得到了逻辑学界的认可和重视。“无理而妙”是反逻辑的,而创造、赏析它,却又离不开正确运用逻辑思维的智慧和能力。《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折写道: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从事理上说,“晓来谁染霜林醉”问得稀奇,“总是离人泪”答得更是不近情理。然而,从艺术上说,这一问一答,是最近乎情,是最合乎理的。因为它把人情移用于事物,形象逼真地表达了主人公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这段文字,堪称“无理而妙”的上品。不过,我们细想一下,这“无理”之中,也仍然有“有理”之处。“眼泪”是液体,故可用之“染”物;“霜林”是“红”的,故是被“染”的。假如无此二者,这里要表现的离情别绪,恐怕也就失去了必要的依托,或者竟一变而为“无理而不妙”了。可见“无理而妙”的艺术效果,归根到底是有其深邃的逻辑基础的,只不过是在逻辑的基础上加上感情的色彩、想象的因素,离开了这种深邃的逻辑基础,人们创造、赏识“无理而妙”的智慧和能力,也就无从发挥了。

    (取材于张炼强的《修辞艺术探新》)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分析和评价论证方面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他逻辑之父的历史地位。 B . 现代逻辑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具体表现为人们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C . 语言与逻辑是密不可分的,冲破了逻辑的规范,语言运用又将距离谬误更近了一步。 D . 对于频繁出现在中国诗词作品中的“无理而妙”,逻辑学界采取了不置可否的态度。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逻辑研究方法并非一成不变,进入19世纪,在多位数学家引领下,现代数理逻辑学体系得以确立。 B . 知识几何增长与人类解决问题能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培养现代公民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迫在眉睫。 C . 谐音双关,谐音是纽带,双关是要点,没有了语词内涵、外延的转化,谐音双关极易沦为文字游戏。 D . 用材料三分析“碧云天”一句的方法可以基本解释《沁园春·长江》中“看万山红遍”的“无理”。
    3. (3) 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无理而妙”的一句是(   )
      A .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B .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C .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D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 (4) 在材料二横线处补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学短评,要求正确解读诗歌内容,重点突出。
    5. (5) 结合材料三中刘勰、严羽的话,总结出赏析“无理而妙”的角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