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毛泽东意识到,拯救处在危难之中的因家和民族,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从此,他认真研究中国的社会问题,希望寻求到报国救民的真理。本来为了让他继承家业,父亲扶意要送他到县城一家来店当学徒。但毛泽东决心已定,他坚持外出求学。他从表兄那里得知,县城有一所新式学堂,在那里可以受到新式教育。为了说服因执的父亲,他搬来众多的说客为他说情。最后,父亲终于被说服了。1910年,毛泽东终于走出了韶山,迈向了更广阔的新天地,他立下志愿;“学不成名誓不还。”
读了这则故事,说说你对爱国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