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焰 火

    ①“砰——磅!”“砰——磅!”陶虎臣走一二十步,放一个,身后跟着一大群孩子。孩子里有胆大的,要求放一个,陶虎臣就给他一个:“点着了快跑!—— 崩疼了可别哭!”其实是崩不着的。陶虎臣每次试炮仗,特意把其中几个的捻子加长,就是专为这些孩子预备的。捻子着了,刺刺地冒火,半天才听见响呢。

    ②陶虎臣长得很敦实,跟他的名字很相称。陶家炮仗店的生意本来是不错的。他家的货色齐全。同时,陶虎臣还有一项绝技,是做焰火。一种老式的焰火,有的地方叫花盒子。

    ③今年秋收在望,市面繁荣,城乡一片喜气。有好事者倡议:今年放放焰火!时间定在八月十六。地点定在阴城。

    ④这天天气特别好。万里无云,一天皓月。阴城的正中,立起一个四丈多高的架子。有人早早吃了晚饭,就扛了板凳来等着了。各种卖小吃的都来了。卖牛肉高粱酒的,卖回卤豆腐干的,卖五香花生米、芝麻灌香糖的,卖豆腐脑的,卖煮荸荠的,还有卖河鲜的,卖紫皮鲜菱角和新剥鸡头米的……到处是“气死风”的四角玻璃灯,到处是白蒙蒙的热气、香喷喷的茴香八角气味。人们寻亲访友,说短道长,来来往往,亲亲热热。阴城的草都被踏倒了。人们的鞋底也叫秋草的浓汁磨得滑溜溜的。

    ⑤忽然,上万双眼睛一齐朝着一个方向看。陶虎臣点着焰火了!人们的眼睛一会儿睁大,一会儿眯细;人们的嘴一会儿张开,一会儿又合上;一阵阵叫喊,一阵阵欢笑,一阵阵掌声。

    ⑥这种花盒子是有一点简单的故事情节的。最热闹的是“炮打泗州城”。起先是梅、兰、竹、菊四种花,接着是万花齐放。万花齐放之后,有一个间歇,木架子下面黑黑的,有人以为这一套已经放完了。不料一声炮响,花盒子又落下一层,照眼的灯球之中有一座四方的城,眼睛好的还能看见城门上“泗州”两个字。城外向里打炮,城里向外打,灯球飞舞,砰磅有声。最有趣的是“芦蜂追瘌子”,这是一个喜剧性的焰火。一阵火花之后,出现一个人—— 一个泥头的纸人,这人是个瘌痢头,手里拿着一把破芭蕉扇。霎时间飞来了许多芦蜂,这些芦蜂——火花,纷纷扑向期瘌痢头,瘌痢头四面躲闪,手里的芭蕉扇不停地挥舞起来。最后一套是平平常常的。只是一阵火花之后,“扑鲁扑鲁”吊下四个大字“天下太平”。字是灯球组成的。虽然平淡,人们还是舍不得离开。火光炎炎,逐渐消隐,这时才听到人们呼唤:

    ⑦“二丫头,回家咧!

    ⑧“四儿,你在哪儿呢?

    ⑨“奶奶,等等我,我鞋掉了!”

    ⑩人们摸摸板凳,才知道:呀,露水下来了。

    (有删改)

    1. (1) 【整体感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第③~⑩段的主要内容。
    2. (2) 【形成解释】读第①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对陶虎臣的语言描写中,可以体会到他对孩子充满关爱 B . 从“特意”“专为”等词中,可以感受到陶虎臣对孩子的呵护 C . 写陶虎臣放炮仗的场面是为了强调他做焰火的绝技 D . 写陶虎臣身后跟着一大群孩子,突出他很受孩子们欢迎
    3. (3) 【整体感知】读第④~⑩段,写出人们看焰火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4. (4) 【评价鉴赏】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①到处是“气死风”的四角玻璃灯,到处是白蒙蒙的热气、香喷喷的茴香八角气味。

      ②人们摸摸板凳,知道:呀,露水下来了。

    5. (5) 【创意运用】第⑥段中,看到精彩的焰火,孩子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展开想象,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把他们的表现写下来。
    6. (6) 【评价鉴赏】这篇文章的哪一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