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综合题
  • 1. (2025高三上·十堰模拟) 褐飞虱利用刺吸式口器吸食水稻汁液,引起水稻植株营养成分流失,使稻穗发育不良。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受到多种基因的调控。科研人员挑选了一些抗褐飞虱较强的水稻品种(甲、乙、丙),并将其与不抗褐飞虱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F1自交得到F2 , 杂交实验及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亲本

    F1的表型及比例

    F2的表型及比例

    甲×不抗褐飞虱

    抗褐飞虱

    抗褐飞虱:不抗褐飞虱=15:1

    乙×不抗褐飞虱

    不抗褐飞虱

    抗褐飞虱:不抗褐飞虱=1:3

    丙×不抗褐飞虱

    抗褐飞虱

    抗褐飞虱:不抗褐飞虱=13:3

    1. (1) 分析杂交实验及结果可知,在抗性水稻甲、乙、丙中,抗性性状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水稻是,受显性基因控制的水稻是
    2. (2) 若让杂交组合一F2的抗褐飞虱水稻进行自交,部分植株的子代会出现不抗褐飞虱性状,则这部分植株在F2抗褐飞虱植株中所占的比例为。若选择杂交组合二F2的抗褐飞虱水稻分别与F2的不抗褐飞虱水稻进行杂交,则F3的表型及比例为
    3. (3) 科研人员认为杂交组合三抗褐飞虱的性状与基因表达受抑制有关。以下模型中,能解释该杂交现象的是(填序号)。按照该解释模型分析,丙和不抗褐飞虱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4. (4) 将甲和乙进行杂交,子代植株均表现为抗褐飞虱。F1自交得到F2 , F2中抗褐飞虱:不抗褐飞虱接近61:3,其中大约25%的抗性植株对褐飞虱的抗性增强。从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和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