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7七上·惠民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李侍郎 , 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绂(fú):李绂,人名。③赀(zī):通“资”,钱财。④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

    1. (1) 解释文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陈太丘与友

      ②元方入门不

      时家贫

      ④无不立

    2. (2) 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3. (3) 【甲】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元方的“方正”?
    4. (4) 【乙】请结合原文语句说说文中的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