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17七上·唐河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斯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二:(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1. (1) 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商鞅是怎样推行改革的?
    2. (2) 根据二材料,指出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3. (3) 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商鞅的结局如何?有人说,这意味着商鞅变法的失败。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4. (4) 商鞅身上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