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7九上·南开期末) 阅读《唯有垂杨管别离》,回答下面小题.

    唯有垂杨管别离

        ①病房里的岳老师和那个小病号原本互不相识,他们一个是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但那所小学已经关闭多年,岳老师事实上好多年都没当老师了;一个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三岁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

        ②在病房里,岳老师和小病号首先是病人,其次,他们竟然变作老师和学生。四十多岁的岳老师,早已被疾病和疾病带来的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可是,当地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她马上就开始给小病号上课。虽说从前她只是语文老师,但在这里她却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文单词……

        ③每当病人和陪护者挤满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中最神采奕奕的时候一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提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来考试那简直就像是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地通体发亮。但小病号生性顽劣,只要病情精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岳老师的问题便经常答不上来。比如那两句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

        ④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到最后,小病号也愤怒了:“我反正活不了几年了,还背这些干什么?”小病号问完,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到了走廊,就开始大哭。说是大哭,其实并没有发出声音—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一边走,一边哭。走到开水房前,她没有进去,而是靠在潮湿的墙壁上,继续哭。她心想;“小病号,首先是个病人呀!”

        ⑤自此之后,岳老师没有罢手,反倒是教他更多,甚至,跟他在一起的时间也更多。她跛着脚,跟在小病号后面,给他喂饭,让他喝水,还陪他去院子里,采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来。小病号的病更重了,要转院去北京。听到这个消息后,她夜夜难眠。

        ⑥深夜,借着走廊上的微光,她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这本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文单词。

        ⑦微光映照下的地,让人感慨:无论如何,这一场人世,终究值得一过。死亡是人人都无法逃脱的命运,但是你至少要留下抗争的痕迹。面对厄运,唯有抗争才能体现生命的意义。

        ⑧小病号转院去北京的那天早晨,他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别,自然也跟岳老师道别。可是,那本教材,虽说只差一点点就要编完,终究还是没编完。岳老师将它放在小病号的行李中,然后捏了捏他的脸,跟他挥手。如此,告别便潦草地结束了。

        ⑨几分钟后,有人在楼下呼喊着岳老师。开始,她全然没有注意,只是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一语。突然,她跳下病床,跛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子。于是,全病房的人都听到喊声,是小病号。他在院子里扯着嗓子喊出来的竟然是一句诗:“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能怕岳老师没听清楚,他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喊了一遍,再喊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⑩离别的时候,小病号终于完整地背出了那两句诗。岳老师没有应答,却清楚地知道小病号已经理解了自己的心意。她又开始大哭如既往,她没有哭出声来,而是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除了隐忍的哭声,病房里只剩下巨大的沉默。似乎人人都知道,此时此地,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

    (作者:李修文有删改)

    1. (1) 面对厄运,岳老师带着小病号留下了哪些“抗争的痕迹”?请简要概括。
    2. (2) 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

      当她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的容上竟然现出丝红晕。

    3. (3)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在病房里,岳老师和小病号首先是病人,其次,他们竟然变作老师和学生。 B . 第②自然段“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她马上就开始给小病号上课。”这句话中“每天”“一输完液”“马上”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连用,写出了岳老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抓紧给小病号上课的情形。 C . 每当病人和陪护者挤满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中最神采奕奕的时候—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提出许多问题来考小病号。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是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 D . 病号转院去北京的那天早晨,他跟岳老师道别。岳老师将已经编写完整、装订精美的教材放在小病号的叉袋里,然后拍着他的肩膀,跟他挥手。 E . 在问章中,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通过记叙岳老师在自己上班的学校里忘我工作的事迹,表达了全文主旨:赞美岳老师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4. (4) 请具体分析岳老师两次大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本文以“唯有垂杨管别离”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