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查背景
北京胡同从外表上看模样都差不多,但其内在特色却各不相同,它们不仅是城市的经络,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它们不仅是百姓出入家门的通道,更是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烙下了传统北京人社会生活的印记。
二,调查过程
文献查阅:北京胡同的历史
北京胡同的历史和现在的北京城一样久远。北京旧城是以元大都为基础修建的,元大都城门内的大街构成了全城主干道。主干道相交形成若干长方形居住区,居住区中又有等距离东西走向的若干小巷,这些小巷就被称为胡同。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的,基本沿袭了元大都的格局,内城许多胡同都是元代的遗存。但自明朝开始,对城市建筑的规范越来越宽松,出现了许多斜街和不规则的街道。
清朝北京有胡同1800多条,民国时有1900多条,新中国成立初约2550多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又拆迁改造了一些,至今街巷约4000多条。
实地调查: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是北京著名的特色街区,始建于元朝,至今已有700年历史,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在调查中发现以下问题:
问题一:游客过多、游览质量不佳:目前南锣鼓巷日均客流量超过3万人次,周末客流量超过5万人次,节假日客流量超过了10万人次。游客人数严重超出景区的承载能力,对当地的街区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也对街区风貌和设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问题二:过度商业化,历史文化景观与商业街不平衡:不少商户与南锣鼓巷体现的历史文化氛围无关,风格简单、特色不突出的吃喝玩乐商铺发展过旺。游客体味不到北京胡同文化,感觉是在逛商品街。
保护北京胡同的文化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