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18八下·高安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摘编自中学历史教材

    材料三:(经济)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邓小平

    1. (1) 材料一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农民获得的“红利”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将四个经济特区设立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的主要原因。
    3. (3)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
    4. (4) 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