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
  • 1. (2017高二下·盐城期末) 饲养动物常用的植物饲料中含有难溶的植酸钙等物质,很难被动物吸收利用,还影响对其他营养物质的利用。若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则能催化其水解成为可以吸收利用的磷酸盐等。下图是学生们从作物根部土壤中分离产植酸酶菌株的过程。

    1. (1) 分离产植酸酶的菌株,需先配制合适的培养基。配制培养基时,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和倒平板前,要进行的是、分装和灭菌。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倒平板时,一般需冷却至50 ℃左右,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依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依功能看,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
    2. (2) 接种以前进行的一系列稀释操作,目的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这种接种方法是。根据土壤样品的稀释倍数和接种稀释液的体积,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大致推测出样品中的活菌数。如果图示过程接种的培养基上平均有40个菌落,则1 g土壤中大致的活菌数量是个。该方法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
    3. (3) 由于植酸钙的不溶解性,可使培养基形成白色浑浊。产植酸酶的菌株会水解植酸钙,菌落的周围将形成透明的区域,根据透明区域的有无,可初步判断该菌是否产植酸酶。实验结果显示A~E五种菌株中,是产植酸酶的理想菌株。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