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8·丹东)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小题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

        古之善将者,必以其身先之。暑不张盖,寒不被衾。军井未达,将不言渴。军幕未办,将不言倦。当其合战,必立矢石之间,所以齐劳逸,共安危也。夫人之所乐者,生也;所恶者,死也。然而矢石若雨,白刃交挥,而士卒争先者,非轻死而乐伤也。夫将视兵若子,则兵事将若父;将视兵如弟,则兵事将如兄。故语曰:父子兄弟之军不可与斗。由其一心而相亲也。是以古之将者贵得众心,以情亲之,则木石知感。

    ——节选自《臣轨》

    【注】①盖:伞盖。②办:置备。③事:侍奉。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又何

      ②必以

      ③将不言

      ④所者,死也

    2. (2) 请将选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②古之善将者,必以其身先之。

    3. (3) 根据选文内容,问答下列问题。

      ①【甲】文通过曹刿和庄公的对话说明了什么是作战的先决条件?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②【乙】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得出了什么结论?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