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 (1) 下列各句中,“方”的含义与例句中的“方”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六七十

      A . 有朋自远 B . 太行、王屋二山,七百里 C .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D . 不以规矩,不能成
    2. (2) 下列是对子路的志向和性格以及孔子“哂之”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子路的志向是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中等国家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仪之邦。 B . 文章的第二段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刻画了子路率直自信的性格。 C . 孔子“哂之”,其中有善意的理解和宽容,也有不以为然的轻微批评。 D . 孔子“哂之”,是笑子路太不谦让,他认为子路不配治理千乘之国。
    3.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②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4. (4)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志向有何不同?
    5. (5) 曾皙答话前的动作为什么写得比较详细?曾皙的答话跟子路等三人有什么不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