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下册(2024) /第九章 压强 /9.2 液体的压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压强 9.2液体的压强同步训...

更新时间:2017-01-10 浏览次数:1094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如图所示,粗细均匀并相同的两只试管,装入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大小关系应该是()

    A . p=p B . p>p C . p<p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2.

    如图所示的各种器材或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 3.

    如图所示三个容器,底面积相等,若都装入相同质量的酒精,则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A . 一样大 B . A最大 C . B最大 D . C最大
  • 4. (2016九上·长清开学考) 一个空心圆柱形玻璃管,两端扎上橡皮膜,竖直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则(   )

    A . 橡皮膜向内凹,说明水的压力改变了橡皮膜的运动状态 B . A是上端橡皮膜上方的一点,水对A点只有向下的压强 C . 两端橡皮膜都向内凹,下端橡皮膜凹进得更多 D . 玻璃管侧壁没有明显凹陷,因为水对侧壁没有压强
  • 5. 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


    A . 锅炉液位计 B . 油烟机 C . 温度计 D . 订书机
  • 6. 2012年6月30日,“蛟龙号”成功挑战7000m深度.不考虑海水密度的变化及水的阻力,关于“蛟龙号”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下潜过程中所受压强增大 B . 下潜过程中所受浮力增大 C . 匀速下潜时,其重力大于浮力 D . 下潜过程中没有被压扁,是因为舱内气体压强与舱外液体压强相等
  • 7. (2024八下·西昌期中)

    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 , 则(  )


    A . pA>pB>pC   B . pA<pB<pC   C . pA=pB=pC D . 无法确定
  • 8.

    在学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这节课时,教师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有一个玻璃器皿,在其侧面的高、中、底部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孔,用三张相同的橡皮膜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将三个孔封住,如图所示.然后往器皿中加入水,使水面高过最上面的孔,观察到三张橡皮膜的变化是不同的,要求大家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科学探究问题.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

    A .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B .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C .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D . 液体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 9.

    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塞子A受到由水产生的水平向右的压强为(  )

    A . ρg(h1+h2+h3 B . ρg(h1﹣h2﹣h3 C . ρg(h1+h2﹣h3 D . ρg(h1﹣h2+h3
  • 10.

    如图所示,一密封的梯形容器内装有水,由正放改为倒放,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变化情况是(  )

    A . 压强减小,压力增大 B . 压强增大,压力减小 C . 压强减小,压力减小 D . 压强增大,压力增大
  • 11.

    在学习《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这节课时,教师做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有一个玻璃器皿,在其侧面的高、中、底部有三个完全相同的孔,用三张相同的橡皮膜以同样的方法分别将三个孔封住,如图所示.然后往器皿中加入水,使水面高过最上面的孔,观察到三张橡皮膜的变化是不同的,要求大家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一个科学探究问题.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

    A .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B .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质量有关 C .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D . 液体的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 12. (2020八下·鞍山期末) 小明用如图的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下列图形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 B . C . D .
  • 13.

    一个鱼缸注满水,另一个注满水的相同鱼缸中浮有一只“小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把两个鱼缸分别放在台秤上,台秤的示数相同 B . 往鱼缸中加一些盐,“小船”受到的浮力不变 C . 有“小船”的鱼缸底受到的水的压强较大 D . 漂浮在鱼缸中的“小船”受到的浮力与水对“小船”下表面的压力相等
  • 14. (2021八下·毕节期中)

    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 . 木桶的粗细 B . 木桶的轻重 C . 最短的一块木板 D . 最长的一块木板
二、填空题
  • 15. (2016·松江模拟) 如图为安装于潜艇上的深度表,表盘上标注的“米水柱”表示通过测量海水的大小来显示潜艇所处的深度.若潜艇潜至100米深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帕,2米2舱盖上所受海水的压力为牛(海水密度值近似取水的密度).

  • 16. 游泳池内水的深度为3m,水对池底产生的压强为   Pa.

  • 17.

    小强同学在探究液体压强关系时,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看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在这个实验中,他是控制这两种液体对金属盒的   相同,从这个实验可以比较出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是ρ   ρ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8.

    小梅同学把同一支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的同一深度,压强计两管中的液面高度差如图所示,两种液体的密度ρ<ρ , 由此实验现象可得结论为: .

     

  • 19.

    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在塑料管上离管底等高的不同位置A、B、C处扎了三个小孔,并将其放入水槽中,如图所示.

    ①水通过三个小孔流入塑料管中,说明水内部向各个   都有压强.

    ②若小明改变塑料管在水中的深度,他想探究水内部的压强与   的关系.

    ③若小明还想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种类的关系,还需要用   进行多次实验.

三、解答题
  • 20. (1)一个实心圆柱体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已知圆柱体的密度为ρ,高度为h,请推导该圆柱体对桌面的压强p=ρgh;

    (2)一个实心圆柱体高2m,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它对地面的压强为9800Pa,则该圆柱体的密度为多少?

四、实验题
  • 21. (2016八下·龙华期末) 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 (1) 把探头放入液体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液体的压强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选填“越大”或“越小”);
    2. (2) 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       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 . 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B . 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 . 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
    3. (3) 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有关.
五、综合题
  • 22.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小组同学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面扎有橡皮膜的器材做实验,如图1所示.

    1. (1) 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小民提出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小红根据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于是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   有关.

    2. (2)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按图2所示器材来验证(B、C器材底部都可以与A连接组合使用),实验时他们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所示,两容器中液体 的质量  (选填“相同”或“不同”),这时,他们是在验证  (选填“小红”或“小民”)的猜想.若记录的橡皮膜下凸的程度相同,说明该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六、计算题
  • 23.

    如图所示,有一块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其下表面距水面

    6cm,取ρ=1.0×103kg/m3 , g=10N/kg,求:

    (1)水对木块下表面的压强大小;

    (2)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

  • 24. 一条小鱼从水底上浮至水面附近,若已知小鱼受到水的压强减小了9.8×103帕,求小鱼在水中上浮的深度。

  • 25. 某深海潜水器可承受9.8×107 Pa的海水压强,那么潜水器在海中能下潜的最大深度是多少?(海水的密度为1.03×103 kg/m3 , g取10 N/kg,结果取整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