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接触氧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
物质 | W | O2 | H2O | CO2 |
反应前质量(g) | 23 | 58 | 5 | 6 |
反应后质量(g) | 0 | 10 | 32 | X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CO(CO2) | 通过NaOH溶液 |
B | NaCl溶液(Na2CO3)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C | NaNO3溶液(NaCl) | 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再过滤 |
D | CuSO4溶液(FeSO4) | 加入过量的铜粉,再过滤 |
下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 ,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可用 来检验。
A.玻璃塞
B.木塞
C.橡胶塞.
A.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气
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队员通常用水来灭火,该方法的化学原理是。
①分析表中数据,归纳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②20℃时,在装有5g KNO3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g水并充分振荡,此时所得溶液为(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该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使试管内溶液温度升至60℃,此时试管内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③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KNO3溶液时,溶解过程所需要的仪器有。
① 称取5.0g粗盐,用药匙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的顺序为:称量剩余粗盐、(填编号)。
A.过滤
B.计算产率
C. 蒸发
D. 称量精盐
②过滤操作如右图所示,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写出两处即可):
;
①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②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填序号)。
A. 金属的导电性
B. 金属的耐腐蚀性
C. 金属的硬度
D. 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①溶质质量小 ②溶剂质量小 ③溶液质量大 ④溶质质量分数大
①小张同学的实验记录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操作步骤 | 现象记录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取两支试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2mL样品1、2,再往其中滴入盐酸 | 样品1:无明显现象 | |
样品2:溶液中出现气泡 |
②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7.
步骤一中,C无明显现象,A、B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
步骤二中,A、B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B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B、C溶液分别是、。
②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步骤一实验时出现异常现象:往A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时,溶液颜色先变成红色,振荡后迅速变成无色。老师指出这是因为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接着,老师往该试管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观察到A溶液的颜色又变成红色,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酚酞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