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上学期期...

更新时间:2017-01-20 浏览次数:1083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 烧碱、液态氧、碘酒 B . 干冰、铁、冰水混合物 C . 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D . 碱石灰、氮气、胆矾
  • 2. (2017高一上·武汉期中) 下列安全标志所表示的物质与所警示的事件不对应的是(  )

    A . 为腐蚀品,当心腐蚀 B . 有毒物质,当心中毒 C . 为易燃物质,当心火灾 D . 为爆炸性物质,当心爆炸
  • 3. 下列实验仪器,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①试管   ②量筒   ③蒸发皿   ④烧杯  ⑤容量瓶   ⑥锥形瓶  ⑦燃烧匙   ⑧圆底烧瓶.

    A . ①③④⑥⑦⑧ B . ①③⑦ C . ①③④⑤⑥⑧ D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4. (2016高二上·巴彦期中) 小明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为5.9×103mol/L.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   )
    A . 溶解度(s) B . 物质的量浓度(c) C . 质量分数(w) D . 摩尔质量
  • 5. 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1 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A B . 在0℃,101 kPa时,22.4 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 C . 25℃,1.01×105Pa,64 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 NA D . 将0.1mol FeCl3加到沸水中制得的胶体中,含胶粒0.1NA
  • 6. (2017高一上·武汉期中)

    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合物与电解质属于包含关系 B . 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C . 溶液与分散系属于并列关系 D . 化合物与碱性氧化物属于交叉关系
  • 7. 下列物质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还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
    A . F2、K,HCl B . Cl2、Al、H2 C . NO2、Na、Br2 D . O2、SO2、H2O
  • 8. 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是(   )
    A . 将40gNaOH溶解在1L水中 B . 将1L10mol/L的浓盐酸加入9L水中 C . 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成1L溶液 D . 将10gNaOH溶解在少量水中,再加蒸馏水直到溶液体积为250mL
  • 9. 下列变化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 . CO2→CO B . Cl→Cl2 C . Fe3+→Fe2+ D . CO32→CO2
  • 10. (2016高一上·涞水期中) 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mol NH4Cl、16mol KCl和24mol K2SO4的营养液.若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   )
    A . 2、64、24 B . 64、2、24 C . 32、50、12 D . 16、50、24
  • 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OH+CO2═HCO3 B . 氧化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O2+H2O═2OH C . 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Ag++Cu═Cu2++Ag D . 金属铁溶于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 12. 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解在1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g/m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g/mL,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 W= B . W= C . ρ= D . c=
  • 13.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11g X气体(X的摩尔质量为44g•mol﹣1)时,压强为1×104 Pa.如果在相同温度下,把更多的气体X充入容器,使容器内压强增到5×104 Pa,这时容器内气体X的分子数约为(   )
    A . 3.3×1025 B . 3.3×1024 C . 7.5×1023 D . 7.5×1022
  • 14. 为了检验SO42 ,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四种方案,其中方案最优的是(   )
    A . 方案甲:试液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解 B . 方案乙:试液 无沉淀(也无气泡) 白色沉淀 C . 方案丙:试液 无沉淀 白色沉淀 D . 方案丁:试液 白色沉淀(过滤) 沉淀不溶解
  • 15. (2017高一上·武汉期中)

    如图所示,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N2O和CO2不发生化学反应)的关系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 所含氧原子数相等 B . 气体的总质量相等 C . 气体所含电子总数相等 D . 气体的密度相等
  • 16. 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 . 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空隙,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 B . 产生丁达尔现象 C . 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D . 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 和Cl B . 蔗糖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均不导电,所以它不是电解质 C .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D . 纯水的导电性很差,所以水不是电解质
  • 18.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在无色溶液中:NH4+、Fe2+、SO42、CO32 B . 在含大量Ba2+的溶液中:NH4+、Na+、Cl、OH C . 在强碱溶液中:Na+、K+、Cl、SO32 D . 在pH=1的溶液中:K+、Fe2+、Cl、CH3COO
  • 19. 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无论谁过量,都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 . Ba(OH)2与NaHSO4 B . Ba(OH)2与H2SO4 C . 石灰水和二氧化碳 D . Ca(HCO32与NaOH
  • 20. (2016高一上·安徽期中) 某Na2CO3样品中含有K2CO3、Na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现将11g样品加入足量水中,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10g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   )
    A . 肯定有NaNO3 B . 肯定有NaNO3 , 可能还含有K2CO3 C . 肯定没有Ba(NO32 , 可能有NaNO3 D . 肯定没有K2CO3和Ba(NO32
  • 21. 下列除杂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A

    NaCl(Na2CO3

    稀硫酸

    蒸发结晶

    B

    CO2(CO)

    O2

    点燃

    C

    Zn (Ag)

    稀盐酸

    过滤

    D

    自来水(Cl

    ﹣﹣﹣

    蒸馏

    A . A   B . B   C . C   D . D
  • 22. (2016高一下·河北月考) 根据下列化学方程式,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强弱的顺序为(   )

    ①I2+SO2+2H2O═H2SO4+2HI;

    ②2FeCl2+Cl2═2FeCl3

    ③2FeCl3+2HI═2FeCl2+2HCl+I2

    A . I>Fe2+>Cl>SO2 B . Cl>Fe2+>SO2>I C . Fe2+>I>Cl>SO2 D . SO2>I>Fe2+>Cl
  • 23. (2016高一上·江西期中) 已知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KClO3是氧化剂 B . 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5 C . H2SO4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D . 1molKClO3参加反应时有5mol电子转移
  • 24. 在xR2++yH++O2═mR3++nH2O的离子方程式中,对系数m和R3+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m=4,R3+是氧化产物 B . m=n,R3+是氧化产物 C . m=2,R3+是还原产物 D . m=y,R3+是还原产物
  • 25. 在一定条件下,PbO2 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 , 则与5mol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   )
    A . 7.5mol B . 1.5mol C . 3mol D . 3.25mol
二、<b >填空题</b>
  • 26. 完成下列填空:
    1. (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该反应中还原剂是,氧化剂是
    2. (2) 某班同学在玩密室逃脱游戏时,有一个密码锁,需要四个数字的密码开锁,一学生找到一张任务卡如图,则该密码为:

    3. (3) 现有下列物质:①Cu  ②HCl  ③NH3  ④NaCl ⑤CaCO3  ⑥稀硫酸  ⑦NaHSO4 , 其中属于电解质,但熔融状态下并不导电的是(填序号),请写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4. (4) 写出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的现象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 (5) 在25℃,101kPa条件下,将15L O2通入10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通入10L CO和H2的混合气体中,V(CO)=L,V(H2)=L.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a的取值范围是
  • 27. 有一瓶无色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H+、Na+、Mg2+、Ba2+、Cl、SO42、CO32离子.现进行以下实验:

    A、用pH试纸检验溶液,发现溶液呈强酸性;

    B、取部分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由酸性变为碱性,无沉淀产生;

    C、取少量B中的碱性溶液,滴加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根据上述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②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8. 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A.蒸馏(分馏) B.萃取C.过滤 D.重结晶 E.分液F.渗析.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最合适?(填方法的标号)
    1. (1) 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
    2. (2) 分离四氯化碳与水的混合物
    3. (3) 分离淀粉和NaCl溶液
  • 29. 现有如下药品和装置:质量为w(w<1g)的锌片、稀H2SO4、无水硫酸铜和蒸馏水,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测定Zn的相对原子质量(气体体积均可认为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如图

    1. (1)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2) 应选用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接口字母)
    3. (3) 操作中,怎样加放试剂以保证不漏出氢气
    4. (4) 以下是测量收集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则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调试使之相同

      ②使试管和量筒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

      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

    5. (5) 若④中收集到水VmL,则锌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学表达式为
    6. (6) 由于锌片可能含不溶性杂质,实验测得的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比真实值(填“偏高”或“偏低”,下同); 若装置气密性不太好,测得值
  • 30. 已知稀硝酸和铜能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气体和水.

    1. (1)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 (2) 一次实验中,某同学用过量的稀硝酸(其密度为1.08g/mL,HNO3的质量分数为12%)跟一定量的铜片反应,产生了标准状况下0.56L的一氧化氮.试计算(简要写出计算过程):

      ①该稀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

      ②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