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新疆阿克苏市温宿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

更新时间:2018-08-31 浏览次数:29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其中“我朝”是指(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唐朝 D . 明朝
  • 2.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 . 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三权分立原则架构政体 B . 革命成功后建立了联邦制 C . 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 . 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 3.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之一是创新性,其创新性主要表现为(    )
    A . 创立君主立宪制和现代政党制度 B . 创立君主立宪制 C . 颁布最早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D . 创设直接民主的选举方式
  • 4.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事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 . 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 . 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 . 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 . 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 5.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议员候选人在参选时必须是所在选区居民,同时参议员年龄不得低于30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9年以上,众议员年龄不得低于25岁且要成为美国公民7年以上。这一规定(   )

    A . 适应了移民为主体的现实国情 B . 导致了国会议员的数量减少 C . 增强了参议院在两院中的权威 D . 协调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
  • 6.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指出: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这段材料反映了(    )

    A . 太平天国后期农民阶级的经济需求 B . 太平天国领袖们共同的经济主张 C . 财富归公的圣库制度 D . 洪仁玕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 7.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果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    )
    A . 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 B . 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 C . 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 D . 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
  • 8.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写道:在那动乱的1917年的4月,吓得昏头昏脑的小市民,早上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推开窗户,提心吊胆地询问比他起得早的邻居:“今天城里是哪一派掌权?”正确回答是(    )
    A . 罗曼诺夫王朝 B .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 工兵代表苏维埃 D . 工兵农代表苏维埃
  • 9.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  )

    A . 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B . 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C . 分散的自然经济         D . 王室日益腐败
  • 10.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下列文字是对古代中国某一政治机构的描述:“………设院使二人,其中一人以吐蕃上层喇嘛国师充任。其下设官分职,僧俗并用。吐蕃喇嘛教主八思巴被任命为国师,……遇地方有事,则临时在当地设立分院处理。”该机构出现于(    )
    A . 宋代 B . 明代 C . 元代 D . 清代
  • 11.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清末,某和约被批准后,清帝下朱谕(谕旨中的最高形式)一道曰:“自去岁仓猝开衅,征兵高饷,不遗余力。而将少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此中万分为难情事,乃言者章奏所末详,而天下臣民皆应共谅者也”。战后签订的这一和约(    )
    A . 最早规定了外国军舰可以到长江口岸航行 B . 首开了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 C . 使中国独立自主的地位开始遭受到破坏 D .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秩序的建立
  • 12.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大公报》的一篇社论说:“三年多的抗战军事,‘应战’二字可以尽之,敌军来攻,我们应战;敌军不攻,我们转战;敌军此处攻,我们他处不战”形式上几乎完全是被动的。这次北线之战,敌军未战,我们先攻,敌军将南侵,我们先北战,这在战略上讲,是一种进步。”“北线之战”指的是(    )
    A . 太原会战 B . 平型关大捷 C . 徐州会战 D . 百团大战
  • 13.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1978年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前12条规定公民义务,再规定公民权利的做法;同时增加了公民有“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此规定反映了(    )
    A . 民主集中制原则还需要恢复 B . 思想路线拨乱反正全面展开 C . 民主制度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 . 依法治国方略得到正式确立
  • 14. (2019·平罗模拟) 下面是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目前正在她的邻邦进行的战争和战争扩大的危险,不能不加以密切的注意。中国人民认为;朝鲜战争停止了,现在印度支那战争同样应该停止。”这次会议(    )
    A . 解决了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B . 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C . 改善了中国与美日资本主义关系 D . 有利于巩固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
  • 15. (2018高三上·吉林月考) 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形势下的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指出:“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13亿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真诚希望维护和享受和平,更希望自家骨肉兄弟能够和平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则材料主要说明(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合法政府 B .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C . 中国政府承诺不对使用武力 D .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 16.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194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议案等报道,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初步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 C . 确立《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D . 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 17. (2018高三上·吉林月考) 1952年4月,周恩来在外交部第一次驻外使节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就外交工作来说,是以国家和国家的关系为对象的,区别不同国家的主要关键是对战争与和平的态度,而不是国家的阶级属性”。周恩来的外交思想(    )
    A . 突破了两大阵营的界限 B . 否定了一边倒的战略 C . 运用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成为新中国外交的指导原则
  • 18.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古城新情调》一文写道:解放就是光明的到来,解放亦是生活的向上,王府百货店挂起了庆祝和平解放的大标语。文中情景发生于(    )
    A . 淮海战役胜利后 B . 辽沈战役胜利后 C . 渡江战役胜利后 D . 平津战役胜利后
  • 19.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德国著名的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这样说道:“科举制度全面推行,成为世袭君主的一种手腕,用来阻止一个孤立他的等级的形成,否则这个等级会按照藩臣和内阁的做法垄断所有的官僚。”他的意思是(    )
    A . 君主用科举制度这只“看不见的手”来维护统治 B .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最好的选官制度 C . 科举制度为行政效率提高创造了条件 D . 科举制度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崇儒重学的风气
  • 20.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在制定1787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出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适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此,美国推行(    )
    A . 立法部门内部分权与制衡 B . 精英政治取代大众政治 C . 总统拥有否决立法的大权 D . 联邦体制取代邦联体制
  • 21.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从政治经济结构看,德意志帝国(1871—1919)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是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    )
    A . 德意志工业化进程加快 B . 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 C . 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 D . 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
  • 22.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20,10年后又把原来的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贷的抵押品……这些变法说明了古罗马(    )
    A . 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B . 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平等的原则 C . 不断完善公民法,调整借贷关系 D . 制定万民法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 23.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从新中国成立到1981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却没有任何文字表述。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对这一现象最合理解读是(    )
    A . 中美之间意识形态差异日益消失 B . 时代变化影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 C . 历史教科书客观地反映了历史真相 D . 中国与世界逐步从隔绝走向联系
  • 24.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清朝打破了传统回避制度按政区划分的做法,改以百里为限,即官员不得在原籍、寄籍五百里以内(包括邻省)的地区任职。其目的在于(    )
    A . 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B . 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C . 防止地方势力做大 D . 瓦解地方宗法体系
二、非选择题
  • 25.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材料二: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三: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1. (1) 指出材料二中反映的选官制度。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中国古代选官方式的演变趋势。
    2. (2)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度兴起的时间。分析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 26.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依赖的政府(即使它还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曾称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略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的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第一条:为了无所不用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杜志民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0年修订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还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3. (3) 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一项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
    4. (4) 结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的阶段特征。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 27. (2018高二下·温宿期末) 近代以来中国人对美国形象的认为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早在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两广总督蒋攸鼯在奏折中就谈到美国民主制度,称,“该夷并无国主,止有头人,系部落中公举数人,拈阄轮充,四年一换……

    ——熊月之《民主制度在晚清的最早解读》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美帝国主义利用战争发了横财,成为最大的国际剥削者,成为世界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

    ——1963年《全日制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

    材料三:清末民国时期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是正面的,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1949到1972年,美国变成了头号敌人。1972年之后,尽管对美国的帝国主义定性没有根本改变,但美国形象在中国人的心中悄然改变。改革开放,特别是1989年以后,美国成为中国人既恨又爱的国家。

    ——摘编于《清末以来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

    1. (1) 材料一中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认识有何偏差?
    2. (2) 分析材料二,三,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时期,1963年、1972年之后教科书中美国形象变化的具体原因。
    3. (3) 上述材料反映出影响中国人对美国形象认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