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干冰﹣人工降雨
②Na2CO3﹣制玻璃
③Fe2O3﹣红色油漆或涂料
④Al2O3﹣耐火材料
⑤NaClO﹣消毒剂
⑥NaCl﹣制纯碱;
⑦KAl (SO4 )2﹣消毒、净水.
序列 | 参加反应的物质 | 生成物 |
① | MnO4﹣ … | Cl2、Mn2+ … |
② | Cl2、FeBr2 | FeCl3、FeBr3 |
③ | KMnO4、H2O2、H2SO4 | K2SO4、MnSO4 … |
①对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②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有c(Na+)+c(H+)═c(OH﹣)+c(CH3COO﹣)
③常温下,AgCl在同物质的量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④若将适量CO2 通入0.1mol•L﹣1Na2CO3溶液中至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溶液中(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 2c(CO32ˉ)+c(HCO3ˉ)=0.1mol•L﹣1
⑤常温下,已知醋酸电离平衡常数为Ka;醋酸根水解平衡常数为Kh;水的离子积为Kw;则有:Ka•Kh=Kw .
温度/℃ | 25 | 80 | 230 |
平衡常数 | 5×104 | 2 | 1.9×10﹣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氰化钠(NaCN)是一种化工原料,用于基本化学合成、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及金属处理等方面.
①已知:25℃时,HCN的电离平衡常数Ka=6.2×10﹣10 , H2CO3在25℃时的电离平衡常数是Ka1=4.5×10﹣7、
Ka2=4.7×10﹣11 , 则向 NaCN溶液通入少量CO2反应方程式是:.
②常温下,氰化钠能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大大降低其毒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电解法可以处理空气中的氮氧化物,用如图示电解池,将NOx在电解池中分解成无污染的N2和O2除去,两电极间是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自由传导O2﹣,电解池阴极反应为
2NH3(g)+CO2(g)=NH2CO2NH4(s)△H=﹣159.47kJ•mol﹣1
NH2CO2NH4(s)=CO(NH2)2(s)+H2O(g)△H=+72.49kJ•mol﹣1
反应2NH3(g)++CO2(g)=CO(NH2)(s)+H2O(g)的△H=kJ•mol﹣1
②工业上用氨气制备硝酸,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到100mL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容器中剩余m1g铁粉,此时共收集到NO气体448mL(标准状况).然后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NO为止,容器剩余铁粉m2g,则m1﹣m2为.(若铁改为铜,答案相应改正)
CO、CO2是火力发电厂释放出的主要尾气,为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发电厂试图采用以下方法将其资源化利用,重新获得燃料或重要工业产品.
t/min | n (CO)/mol | n (Cl2)/mol |
0 | 1.20 | 0.60 |
1 | 0.90 | |
2 | 0.80 | |
4 | 0.20 |
①反应0~2min末的平均速率v(COCl2)=mol/(L∙min).
②在2min~4min间,v(Cl2)正 v(Cl2)逆 (填“>”、“=”或“<”),该温度下K=
③已知X、L可分别代表温度或压强,图1表示L一定时,CO的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
X代表的物理量是;a0 (填“>”,“=”,“<”).
①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不同温度下测定的氮氧化物转化率如图2所示.温度高于710K时,随温度的升高氮氧化物转化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
②已知:测定空气中NO和CO含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方法1:电化学气敏传感器法.其中CO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则工作电极的反应式为;方法2:氧化还原滴定法.用H2O2溶液吸收尾气,将氮氧化物转化为强酸,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强酸浓度.写出NO与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以冶铝的废弃物铝灰为原料制取超细α﹣氧化铝,既降低环境污染又可提高铝资源的利用率.已知铝灰的主要成分为Al2O3(含少量杂质SiO2、FeO、Fe2O3),其制备实验流程如下:
用图中“滤渣”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可采用的装置为(填选项编号).
煅烧硫酸铝铵晶体,发生的主要反应为:4[NH4Al(SO4)2•12H2O] 2Al2O3+2NH3↑+N2↑+
5SO3↑+3SO2↑+53H2O,将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所示的装置.
①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②KMnO4溶液褪色,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Ⅰ、已知:实验室制乙烯原理为CH3CH2OH CH2=CH2↑+H2O,产生的气体能使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甲、乙同学用下列实验验证.(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 作 | 现 象 |
点燃酒精灯,加热至170℃ | Ⅰ: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
… | |
实验完毕,清洗烧瓶 | Ⅲ: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 |
①根据甲的观点,使B中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乙根据现象认为实验中产生的SO2和,使B中有色物质反应褪色.
甲:在A、B间增加一个装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现象:Br2的CCl4溶液褪色.
乙:用下列装置按一定顺序与A连接:(尾气处理装置略)
现象:C中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浅红棕色时,E中溶液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a.甲设计实验中A、B间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是;乙设计的实验D中盛放的试剂是,装置连接顺序为.
b.能说明确实是SO2使E中溶液褪色的实验是.
c.乙为进一步验证其观点,取少量C中溶液,加入几滴BaCl2溶液,振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浅红棕色消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由此可得出的干燥的SO2 不能使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Ⅱ、葡萄酒中常用Na2S2O5做抗氧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