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试卷预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一第四章第十七课解放战争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877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美国学者费正清曾说:“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在他看来,这一事件表明(    )

    ①人民革命政权替代了反动的封建政权
    ②中国革命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③中国革命的伟大意义当时没有被西方世界认识
    ④新中国的建立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2. 表一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

    表一

    目录

    二十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二十三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三十


    三十二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四十

    筹建新中国







    A . 五四大潮的洗礼 B . 长征 C . 上井冈山 D . 重庆谈判
  • 3. 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学者对1946-1949年国共之间的战争定性为“人民解放战争”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不过,近些年来也有学者开始以“内战”一词来概括这场战争。对这一变化的认识正确前是(   )
    A . 前者强调了战争的性质,后者强调了战争的结果 B . 前者受革命史观的影响,后者受社会史观的影响 C . 前者是对历史的价值评价,后者是对历史的客观评价 D . 前者只强调了战争的一方,后者则强调了战争的双方
  • 4.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江苏江阴到江西湖口的千余里战线上,分东、中、西三路进军。20日晚,中路军只用了30分钟就把敌人苦心经营的所谓‘天险防线’‘立体防线’撕开一个长达10公里宽的口子”该段记载描述的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 5. 解放战争期间,英国驻华外交官表示:“无论我们在阻止共产主义之流在中国推进方面显得多么无能,我们都不能放弃保护英国利益的斗争。如果碰巧有机会能促进英国的贸易,我们当然不能因为担心‘赤化’我们的双手而不去把握这一机会”。这体现了英国在国际关系中(    )
    A . 坚持意识形态高于一切的原则 B . 采取反对共产主义的顽固态度 C . 遵循国家利益至上的外交政策 D . 追随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
  • 6. 抗战胜利后,重庆政协制定的宪法提到:“中华民国人民,无分男女、宗教、种族、阶级、党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依据省县自治通则,制定省自治法……全国陆海空军,须超出于个人、地域及党派关系以外,效忠国家,爱护人民……任何党派及个人,不得以武装力量为政争之工具。”这体现的原则是(    )

    A . 民主共和、地方自治、党政分离 B . 民主共和、分权制衡、党政军分离 C . 人人平等、分权制衡、党政分离 D . 人人平等、地方自治、党政军分离
  • 7. 毛泽东说:“有些同志问,为什么要让出八个解放区?……我们的方针是保护人民的利益。在不损害人民的基本原则下,容许作一些让步,用这些让步去换取全国人民需要的和平民主。”这段话的背景是(    )

    A .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 B . 1937年,共产党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 . 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 D . 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
  • 8.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平津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渡江战役
  • 9.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A . 千里挺进大别山 B . 百万雄师过长江 C . 挺进大西南 D . 挥师大西北
  • 10. 以下是某年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四天以后,他在电报中指出:“……第三阶段是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与此材料相关的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 11. (2024高一上·广州期末)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庄严宣告:“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这一说法的历史依据是(   )
    A . 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诞生 B . 民主革命任务基本完成 C . 国际社会普遍承认新中国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 12. (2021高二下·安庆月考) 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情况(见下表),中共中央决定( )


    1946年7月

    1948年7月

    人民解放军

    130万

    280万

    国民党军队

    430万

    365万





    A . 签署双十协定 B . 进行战略反攻 C . 进行战略决战 D . 发起渡江战役
  • 13. 《大公报》对重庆谈判报道:“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当时许多“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盼望(   )

    A . 毛蒋两人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B . 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C . 共产党与国民党轮流执政 D . 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创建联合政府
  • 1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具体体现在(     )

    ①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②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③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残余势力
    ④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5. 毛泽东诗词热情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下列诗词按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②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③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A . ②③①④ B . ②④③① C . ④①③② D . ④②③①
  • 16.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③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④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7. 被誉为“头号中国通”的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写到:“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的时期是在(   )
    A . 国民革命时期 B . 土地革命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 18. 毛泽东在1945年8月说:“中国的局面,联合政府的几种形式,现在是独裁加若干民主,并将占相当长时期,我们还是要钻进去给蒋介石洗脸(即改造),而不是要砍头。这个弯路使我们党在各方面达到成熟,中国人民更觉悟,然后实现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当时中共的设想是

    A . 通过重庆谈判,建立国共两党联合执政的政府 B . 希望通过和平激进方式争取民主 C . 控制联合政府,打破一党专政 D . 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
  • 19. 毛泽东曾说“有些人认为蒋介石是靠不住的,是骗人的。要同他谈是谈不出什么结果的。……我向他们说,你们说的都是有理由的,有根据的,积十八年的经验,深知是怎么回事……但是,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还有很多因素是蒋介石不能不有很多顾虑”当时毛泽东主张与蒋介石谈判主要是为了(  )

    A . 避免内战,争取和平民主 B . 停止内战,国共携手抗日 C . 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D . 结束内战,建立新中国
  • 20. 电视连续剧《红日》根据吴强同名长篇小说改编。反映1947年蒋介石撕毁和平协议,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华东野战军在苏北和山东解放区与国民党74师展开一场殊死搏杀,在山东根据地人民群众的支援下,终于攻下了孟良崮,消灭了74师。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的(   )  
    A . 国民党全面进攻时期 B . 中共战略反攻时期 C . 国民党重点进攻时期 D . 国共战略决战时期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下面是2005年11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通史》十卷本第十卷的目录摘编。

    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第一章 战与和的变奏

    第二章 全面内战的烽火

    第三章 战后社会的动荡与纷扰

    第四章 国共两党攻守态势的转换

    第五章 国共两军的军事决战

    第六章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命运的角度对该目录增加一条子目录,并说明增加理由。(所增加内容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 22. 2015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华诞,某校高中学生开展了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组一  围绕“艰苦探索”提出问题:

    小组二  围绕“光辉历程”展开调查: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功绩之一在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小组三 围绕“伟大复兴”进行论证:

    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功绩还在于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祖国的统一,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恃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的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 五年成功”。

    ——刘建武《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  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遣代表到北京或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报告

    1. (1) 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当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具备了哪些条件?

    2. (2) 1922年在中共“二大”上,把党现阶段的奋斗目标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做出这一修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 (3)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创建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由此开辟了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

    4. (4) 结合下列四幅插图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做的主要贡献。

    5. (5) 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 23. 南京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见证了近代中国饱受劫难,又体现了近代中国奋进求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南京静海寺                           图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图三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炮声震动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结果是“华夷抗礼静海寺,俨然白犬丹鸡盟”,随后,“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mot).ernity)和“传统”(trA.D.ition)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a民主化,b法制化,c工业化,d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请回答:

    1. (1) 分别指出图一、图二、图三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
    2. (2) 材料二中“界碑”、“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胜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中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知识,扼要指出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4. (4) 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什么?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的代表们在天安门广场,挥铲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毛泽东当场宣读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 (1) “三年以来”的人民解放战争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举战绩一例。

    2. (2) 试概说“三十年”期间,中国共产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并取得成功的事例两个。

    3. (3) 从“一千八百四十年”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中国人民开始学习西方,探索现代化之路。请仿照下例,另举两例。

      例: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自强求富

    4. (4) 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浴血奋斗,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宝贵经验和惨痛的教训。这一切对于我们走现代化道路有什么启迪?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军事奇才”、“常胜将军”之誉的刘伯承元帅,晚年拒看电视屏幕上的战争场景。他多次感慨道:“我们牺牲一位战士,他的全家都要悲伤,这给那个家庭带来多大的损失!同样,一个国民党士兵死了,也会殃及整个家庭。他们都是农民的子弟,一场战争要损伤多少家庭啊!就是因为这个,每在战前我们连觉都睡不好。现在战争结束了,我就不愿看、怕看战争的场面……我至今仍看到无数同胞为我们铺设的一条血肉模糊的路,我们是踏着他们的尸体走向胜利的。敌人也一样,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啊!”

    ——马佳:《刘帅为什么拒看战争片?》《羊城晚报》2010.6.9

     “我不管你是哪一个战场,我不管你是谁的国家,我不管你对谁效忠、对谁背叛,我不管你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我不管你对正义或不正义怎么诠释,我可不可以说,所有被时代践踏、污辱、伤害的人,都是我的兄弟、我的姊妹?”         

     ——摘自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材料二  当然,高度重视群众工作的毛泽东,也非常清楚八路军对日作战的巨大号召力和形象感染力。平型关战斗当天,在前方只报 “数百”,具体歼敌数还不明的情况下,毛泽东就对外宣布“将敌万余击溃,击毙甚多”,其目的也即在此。受此影响,抗战开始后不久,各部队就一律采取了数字加倍上报和加倍发表战果的做法。此一策略虽然在客观上存在很大的负面影响,但也显示了相当的宣传效力。                    

    ——杨奎松:《从阶级革命的长远眼光看问题——毛泽东超出常人之处》《作家文摘报》2010.6.22

    国共双方对于歼敌数量的统计也全然不同。比如淮海战役(国民党称为徐蚌会战),《全解》记载为“消灭国民党军……55.5万余人。其中俘虏32万余人,毙伤17万余人,投诚3.5万余人,起义、改编2.8万余人……华东、中原人民解放军……计有:阵亡2.5万余人,负伤9.8万余人,失踪1.1万余人。合计13.6万余人”(第四卷第362页)。国民党方面的记载是“歼匪虽达四十万……而国军牺牲三十余万”(《戡乱战史》第十五册第127页,1984年3月第1版)。两方数据一比较,解放军认为歼灭国民党军队五十五万五千余人,国民党只承认三十余万人,解放军承认损失三万六个余人(不含负伤数),国民党则记载为四十万,即便把负伤者算进去,也远远达不到国民党方面的标准。遗憾的是,由于大部分档案未能得到公开,后世治史者就只能根据以前的“宣布”来治史,加上以往两岸交流的阻塞,导致各说各的,许多战果经过数十年之后仍旧无法得到统一,这就给治史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惑。而这些“宣布”在没有得到两岸档案的比对,又或者没有条件去证实时,“矛盾”就会在正式出版物中继续延续下去,并流传开来。

    ——胡博:《“复活”的军团》

    材料三  三大战役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四   抗日战争的胜利,反而成为中国内战的开端。中日战争期间不断在华北日本占领区发展游击队的中共军队,战后迅速扩张至东北。而二次大战结束前立即占领满洲国的苏联,一方面拒绝撤军,另方面则扶持中共军队接替对东北的占领。直至民国三十五年苏军始从东北撤离,蒋中正亦派遣了最精锐的国军部队前去接收东北,内战遂于此时爆发。美国曾派遣马歇尔将军来华调停国共冲突,然国共双方皆缺乏停火诚意。国民政府本应利用战后复原的机会,努力经营已残破不堪的民生经济,然而大小官员以胜利者姿态回到东部,贪腐横行,接收一时被认为“劫收”。内战使得修养生息的期望顿成泡影,高额军事开支迫使国民政府采取错误的金融政策,随后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民怨造成社会动荡不安,政府效能愈益低落。然而致命的打击仍来自战场的失败。……民国三十八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于北京成立,十二月七日中华民国政府迁都台北。在情势危急的内战中,国民政府仍试图进行宪法的制定与实施。……民国三十七年四月十八日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于南京集会,通过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     

    ——摘自台湾高中历史教科书第二册第189到191页

    1. (1) 材料一中,晚年的刘伯承元帅与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对国共内战有何相同看法?他(她)们是依据什么价值尺度来评价这场战争的?

    2. (2) 根据材料二,分析国共两党在歼敌数量的统计上有很大分歧的原因。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3. (3) 根据材料三、四分析海峡两岸历史教科书在“国共内战”表述着力点的差异。如果让你来编这段教科书,你将怎样处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