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慈溪市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19-09-23 浏览次数:26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西周时,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连接点是(   )
    A . 禅让制 B . 神权统治 C . 嫡长子继承制 D . 等级制度
  • 2.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中国各省的简称来源多种多样,浙江简称“浙”,来源是钱塘江的古称,那么山东简称“鲁”、山西简称“晋”,其来源是:(   )
    A . 武王伐纣 B . 西周分封 C . 春秋争霸 D . 山川地形
  • 3. (2024高一上·九江月考)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 .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 .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 .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 .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 4.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 . 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 .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 . 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 . 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 5. (2020高一上·乾安月考) 古代中国某时期将全国划为若干监察区域,每个区域秋天派名官员,按"六条问事"的职权,监督地方政治。该官员是(   )
    A . 刺史 B . 监御史 C . 御史大夫 D . 提点刑狱司
  • 6.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到: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书省发出。……待□□□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若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称为“涂归”。材料中“□□□”指代的政治机构是(   )
    A . 汉代“外朝” B . 唐代门下省 C . 宋代政事堂 D . 元代的行省
  • 7.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元代)其英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据此材料,史家认为的“元承宋制”表现为(   )
    A . 中书省与行省制 B . 中书省和枢密院 C . 枢密院与宣政院 D . 行省制与御史台
  • 8.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 . 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 . 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 . 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 9. (2022高二上·海安月考)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

    A . 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 . 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 . 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 . 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 10.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 .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 .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 .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 .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 11.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 . 力图拜托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 .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 . 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 .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 12.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某条约缔结后,晚清重臣张之洞哀叹:“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辛丑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巴黎和约》
  • 13. (2021高二下·丽水月考)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4.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 . 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B . 转嫁战争负担 C .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D . 强化物资管制
  • 15.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中日的淞沪大会战,可以说是规模空前,同时也改变了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后的战争发展方向,是中日战略的轴线。”淞沪会战改变“中日决战的事前安排”主要表现在(    )
    A . 标志抗日战争进人全新阶段 B . 打乱日本对中国的战略部署 C . 迫使日本改变侵略中国策略 D . 中国两个战场调整反攻部署
  • 16.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如图为美国特种部队游骑兵75团的徽章,徽章下方有国民革命军“青天白日”图案和“缅甸之星”标志,这一设计最能体现的史实是(   )

    A . 美国支持国民党军队打内战 B . 美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C . 二战期间中美合作抗日 D .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 17.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如图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   )

    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

    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④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8. (2019高二上·官渡期中) 民国二十九年九月二十二日《新蜀报》的社论写到:“华北方面,我军采取英勇的攻势,所获战果,最为伟大,在三年抗战中,创造了敌后游击战争的少有的辉煌记录。”该社论评论的战役是(   )
    A . 淞沪会战 B . 太原会战 C . 百团大战 D . 平津战役
  • 19.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史实从“中国记忆”上升到“世界记忆”。下列各项可以成为最有力证据的是(   )
    A . 屠杀现场遗迹 B . 侵华老兵战争回忆 C . 历史文献记载 D . 幸存者的控诉材料
  • 20.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   )
    A . 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 .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 . 辛亥革命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 . 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21.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下列对辛亥革命中重大事件的评述有误的是(   )
    A . 同盟会成立——确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奋斗目标 B . 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从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的结束 D . 清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 22.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1919年,“大家眼巴巴地企望着巴黎和会能够给我们一个‘公理战胜’,哪晓得奢望的结果是失望”。“失望”导致了(   )
    A .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B . 五四运动的爆发 C . 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 D . 一二•九运动的兴起
  • 23. (2019高一下·双鸭山月考) 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
    A .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 .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C . 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 .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 24.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中国近代史上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其军队连克武昌、九江、南昌,短短半年之内将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该事件(   )
    A .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 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C . 开辟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D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
  • 25. (2021高二下·通辽期中)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人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毛泽东“领导中国起死回生”的关键是(   )
    A .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 . 制定了灵活的方针政策 C . 找到了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 . 建立了工农革命武装
  • 26.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   )
    A . 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 . 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C .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 .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 27.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
    A . 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 B . 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 C . 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 D . 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 28.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平津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渡江战役
  • 29.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凝聚中国人民大团结力量实现了中国梦的史实有(   )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国民大革命    ④抗日战争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④
  • 30.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如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个时期的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该时期是(    )

    A . 新中国成立初期 B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改革开放初期
  • 31. (2019高三上·杭州月考) 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A . “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 . 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 . 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 . 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 32. (2021高一下·长春月考)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  )
    A . 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 B . 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 C . 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 . 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
  • 33.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面四个民族自治区中将在今年(2018年)迎来“逢十”周年大庆的是(    )
    A . B . C . D .
  • 34. (2019高二上·官渡期中)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
    A . 都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B . 分别标志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 . 都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 D . 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
  • 35. 1951年,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   )
    A . 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 B . 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36.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1953年,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在此基础上,自下而上逐级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这说明(   )
    A . 全国人大成立的组织基础正逐步奠定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在全国范围建立起来 C .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D . 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宣告结束
  • 37.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与上述条文出自的法律文件相关的是(    )
    A . 建国初期起到治国安邦总章程作用 B .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 . 实行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 D .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38.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和_____的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以上文字出自1980年邓小平的一篇讲话,划横线处的文字最应该填入的是(   )
    A . 权力过度分散 B . 权力过分集中 C . 民主集中制 D . 法制不健全
  • 39.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如图所示反映了我国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推动这一发展的努力开始于(   )

    A . 1979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 . 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 C . 199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保护法》 D . 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二、材料分析题
  • 40.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烦简择,以相委付?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贞观政要》卷一

    材料二: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对于国务员认为失职或违法时……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总统)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得宣告大赦、特赦、减刑,但大赦须经参议院之同意。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1) 结合所学,指出唐初中书、门下两省的职能。根据材料一,分析两省对当时政治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立法权是如何限制行政权的?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性。
  • 41.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战国形势图

    图2秦朝疆域图

    材料二:中国的行省官僚……必须握有便宜行事的实权,但他们的权力还是受到许多制度规定的制约,不仅如此,机密的廷寄制度防止了督抚间的冲突,谁都无法知道邻省的督抚向皇帝报告了什么。最后,皇帝通过频繁调动来防止行省长官在一省坐大。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平定六国后,秦朝疆域扩大的两个主要区域。分别指出秦朝加强对其控制的主要举措。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行省制度产生于哪一朝代,并概括说明该时期行省官员受到中央哪些方面的节制,有何意义。
  • 42.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征路线图

    材料二:毛泽东评价西安事变:“西安事变,把我们从牢狱中解放出来,也正因为如此,对于事变的领导者,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中共一直怀着特殊的尊重与感激之情”

    ——杨奎松《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谜》

    1. (1) 根据材料一中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指出图中①②③位置分别发生了什么事件?图中③位置发生的事件有何意义?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所说的“牢狱”指的是什么?西安事变结局如何?概括西安事变的意义。
  • 43. (2018高一上·慈溪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7年,在国共庐山会谈中,“周恩来提出了特区的观念”。1937年9月,中共承认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接受国民政府指导,在中华民国的旗帜下,当时的中国实际上存在“一国两制”的实践。陕甘宁边区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进行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的陕甘宁边区是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国统区实行的是“……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实际上就是蒋介石国民党和官僚资本公开的恐怖的专政,亦即特务统治”,“在国民党统治区,基本上也还是一个半殖民地社会”。

    材料二:“一国两制”理论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在香港回归后的1998年的5月的第一届特区立法会的选举中,港人积极投票充分显示了港人治港的成功。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30年代“一国两制”实践中,“两制”所体现的“根据地”和“国统区”阶级关系和社会性质的差异。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理论的出发点和“港人治港”的法律依据。并指出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