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西城中学八年级上学期...

更新时间:2017-03-14 浏览次数:270 类型:期末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2016八上·大石桥期中)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古老中华帝国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这里“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 (2015八上·苏州期末) 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

    A . 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B . 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 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D .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3.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这一内容出自(    )

    A . 中英《南京条约》 B . 中俄《瑷珲条约》 C . 中日《马关条约》 D . 中外《辛丑条约》
  • 4.

    如图为歼﹣15“飞鲨”战机在“辽宁”舰航母上成功着舰,这对于提高中国海军综合作战力量具有重要意义。那么中国海军最早兴建于什么时期呢?(    )

    A . 戊戌变法 B . 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洋务运动
  • 5.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    )

    A . 变法图强 B . 民主共和 C . 民主科学 D . 实业救国
  • 6.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中“此事”是指(    )

    A .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 B . 《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 C . 科举制度的废除 D . 各级新式学堂的创办
  • 7.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成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

    A . 师夷长技 B . 实业救国 C . 民主科学 D . 救亡图存
  • 8. 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

    A . 鸦片战争 B . 辛亥革命 C . 五四运动 D . 中国共产党成立
  • 9. 1961年董必武写了首怀念好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与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首诗中写的是哪一次会议?(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二大 C . 国民党一大 D . 遵义会议
  • 10. 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为主力,连克汀泗桥、贺胜桥,被誉为“铁军”的队伍是(    )

    A . 黄埔学生军 B . 红四军 C .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D . 八路军
  • 11.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北伐战争 C . 南昌起义 D . 秋收起义
  • 12. 以下哪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A . 八七会议 B . 七届二中全会 C . 遵义会议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13. 西安,这个写满沧桑与辉煌的城市,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段不平凡的日子里,曾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你认为当时西安曾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主要是因为发生了(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一二八事变
  • 14. 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

    A . 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B . 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 . 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 . 电影《甲午风云》
  • 15.

    如图是某纪念馆的纪念墙(部分),它警示和教育后人不能忘记的是(    )

    A . 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 B . 日本割占中国台湾岛 C . 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D . 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 16. 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曾于1940年9月11日致电朱德、彭德怀说:“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蒋介石致电嘉奖的这场战役是(    )

    A . 卢沟桥保卫战 B . 平型关大捷 C . 台儿庄战役 D . 百团大战
  • 17. 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 . 转战陕北歼强敌 B . 千里跃进大别山 C . 齐心合力战淮海 D . 百万雄师过大江
  • 18. 《孙子兵法•谋略篇》中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下列哪座城市的和平解放体现了上述策略(    )

    A . 南京 B . 北平 C . 沈阳 D . 天津
  • 19.

    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

    A . 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 .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 .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 20. 历史证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下列史实与国共合作有关的是(    )

    ①黄埔军校的建立  ②北伐战争的胜利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④抗日战争的胜利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二、<b >解答题</b>
  • 21. 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历史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屈辱、抗争和自强史的缩影,北大、清华自诞生起,就担负起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在北大校园中有一座金属雕像,石基上摆放着两个螺旋状的大写英文字母D和S,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它的校风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材料二:清华大学始建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一百年前的1911年,当时它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学校建在惨遭侵略者洗劫过的圆明园附近的清华园。多难兴邦,知耻而后勇,一百年来,清华大学涌现出一大批学术大师、兴国英才和治国栋梁。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京师大学堂”创办于什么时期?由北大的校风,你能联想到中国近代史上哪两件大事?

    2. (2) 材料二中最早洗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谁?“庚子赔款”是指哪一条约中规定的赔款?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注:此庚子年即1900年)

    3. (3) 青年学生为了捍卫祖国的利益和尊严,掀起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为我们留下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当如何坚定这种信念?

  • 22. 中国革命的道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

    材料二:每一场革命都有自身的传奇。中国共产党在开辟革命新道路历程中也不例外。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量夕、险象环生的战斗。”──[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1. (1) “这次革命”是指哪一次革命?简述其历史意义。

    2. (2) 这一“传奇”是指中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2016年是该“传奇”胜利结束多少周年?举出这一“传奇”过程中“险象环生”的战斗事例1例。

    3. (3) 中国革命的曲折过程给我们什么启示?

  • 23.

    美国《时代》周刊是美国也是世界影响最大的周刊,蒋介石曾经十次成为其封面人物,表明美国也较多地关注了中国,请看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这是1931年10月26日,蒋介石(夫妇)第二次成为《时代》封面人物。

    图2:这是1938年1月3日的封面(第五次),封面下面的文字是。“Any sacrifice should not regarded as too costly”,(为了抗日,没有什么牺牲是过于昂贵而不能舍弃的。)

    图3:这是1945年9月3日封面(第八次),下面的文字是:After eight years of war,the challenges of peace”,(抗战结束了,和平还是战争?)

    图4:这是1955年4月8日封面(第十次),背景是一个国民党士兵孤独地望着大海,对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

    1. (1) 此时中华民族面临着怎样的危机?

    2. (2) 蒋介石对此作出了怎样的选择?造成了怎样的恶果?

    3. (3) 请举一例国民党抗战的史实。

    4. (4) 蒋介石选择的是什么?请以史实来说明。

    5. (5) 最后一次所示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6. (6) 从1927年至1955年,蒋介石10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这说明了什么?

  • 24. 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1. (1)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指什么?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在哪一战争中取得了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2. (2)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0世纪40年代末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东北解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

    3. (3)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依据上面图文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4. (4) 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5. (5) 【光明前途】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台湾与祖国长期分离但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