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 超英赶美 |
“二五”(1958-1962):大跃进 大倒退 |
“六五”(1981-1985):走向改革开放 |
“七五”(1986-1990):改革闯关 治理整顿 |
“八五”(1991-1995):小平南巡 改革潮涌 |
“九五”(1996-2000):宏观调控 经济软着陆 |
“十五”(2001-2005):指令计划退场 市场配置资源 |
“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
“十二五”(2011-2015):包容性增长 幸福、转型 |
问题:
——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农业合作化以后,在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农业生产力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但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经营管理过于集中,分配上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这种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家对农业的巨大投入,致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比较缓慢。1978年,还有一亿多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 :18—19世纪,一些欧洲的社会学家以西方工业社会为对象,研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认为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内部,内部的障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顺利的根本原因;现代化实际上是西方化或者美国化的过程,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这一理论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20世纪80年代,现代化理 论从美国引进中国,不少学者开始将现代化概念和分析框架运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
——据《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等
为什么现代化理论能够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运用这种理论进行历史研究时要注意什么?
材料一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
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材料二 邓小平促使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批准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当时对经济改革最全面的阐述。它既包括宏观理论分析,也概述了为全面扩大市场铺路的措施。《决定》采纳了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说法,宣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搞不搞计划经济,而在于是否实行公有制。社会主义的目标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同富裕。
——[美]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