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土黄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

更新时间:2022-06-22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24题,48分)
  • 1.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先秦时期的民谣《击壤歌》唱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该歌谣(   )
    A . 表明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协同发展 B . 是劳动人民自食其力的生活写照 C . 反映了精耕细作农业的逐渐成熟 D . 是先民反抗君主专制思想的体现
  • 2.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宋代的《农书》强调天时地利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指出耕稼是“盗天地之时利”;总结了土壤改良的经验,同时对开辟肥源、合理施肥和注重追肥等措施都有精辟见解;讲到了稻作中耘田和晒田的技术要求等。以上材料体现出(   )
    A . 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B . 精耕细作的农业传统模式 C . 政府重视土壤的改良 D . 中国农业科技在世界领先
  • 3. 中国古代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叫“匠户”。唐代工匠要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内定期服役,宋代时匠户被宫府强制役使,元代时工匠被编入专门的“匠籍”,明代时匠户要到官府轮班服役,清朝顺治年间废除“匠籍”。元代时编入“匠籍”的工匠(   )
    A . 可以改变户籍并且能够自由流动 B . 在轮班服役之外可以自由经营 C . 只能在长安的“东西织室”做工 D . 必须世代相袭且不得脱籍改业
  • 4.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史学研究者对某种工具描述道:“以水力传动机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具,用力少而见效多。”该工具的使用(   )
    A . 促进了灌溉技术的发展 B . 大大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C . 有利于冶炼技术的提高 D . 抑制了铁制农具的推广
  • 5.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下图为宋代打马球画像砖。宋代马球运动不仅只是专属于帝王将相的贵族运动,甚至发展成为了民间百姓热爱的娱乐项目。据史料记载南宋临安城已经出现民间的马球团社“打毬社”。宋代马球运动反映当时(   )

    A . 市民阶层的娱乐需求 B . 世俗文化成为思想主流 C . 崇文抑武之风的盛行 D . 平民政治趋势不断加强
  • 6.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下图分别为唐朝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的商业分布示意图。由此可知,与唐朝长安相比,北宋东京(   )

    A . 城市经济功能明显增强 B . 商业活动开始突破坊市功能界限 C . 重农抑商政策渐趋瓦解 D . 官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更加严格
  • 7.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长期的基本经济政策,但从明朝中期开始民间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比如太湖地区的盛泽镇是当时重要的丝绸纺织品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历史上以“日出万匹、衣被天下”闻名于世,有“绸都”的美称。该现象表明当时(   )
    A . 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府的监管 B . 市镇经济的发展极为迅速 C . 专业性生产得到了突出发展 D . 本末观念事实上受到冲击
  • 8.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明太祖实录》记载 :“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私相交易者,悉治以罪。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于重法。”该政策的实施(   )
    A . 抑制了商品经济发展 B .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 C . 禁止了官民对外贸易 D . 阻碍朝贡贸易的发展
  • 9.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有学者著述说:“鸦片战争是中西关系质变的临界点,整个中外关系至此逆转,中国不情愿地被拉入国际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以下能直接佐证这一结论的是(   )
    A . 列强扩大在中国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 B .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斗争 C .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 . 列强入侵逐步瓦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10.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下表是根据徐中约先生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整理的晚清1892—1902年的新增厂矿数量及其资本的额度,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洋务运动向纵深领域的拓展 B .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侵略 C . 中国进一步卷入了世界市场 D . 清政府因财政压力政策调整
  • 11.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而几亿老百姓却表现出另一套欲求:均田免粮、真主降临、杀洋灭教。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B . 新文化运动未深入民众 C . 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D .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
  • 12.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广告,据此分析,国产“欧式”女鞋流行的原因是(   )

     

    注释:图中的女鞋广告语为: 先生早起出讲堂,第一注意学生装。 你们全身所服用,是否国货抑外洋。 一生敬谨答教师,专用国货已多时。 学生所穿的靴鞋,实于陈嘉庚公司。 (陈嘉庚是民国时期著名民族资本家) 先生闻言大欢喜,更望诸生都如此。 诸生一一齐点头,爱国须用国货起。

    A . 西方文明的冲击 B . 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 C . 民族工业的发展 D . “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的推动
  • 13.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抗战以前,全国的工矿企业80%以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到了1944年,西南地区的工矿企业数量占整个国统区的88.63%,资本与工人数分别占93.52%和85.61%。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民政府努力改变全国工业布局 B . 四大家族加强了工业垄断 C . 民族资本家将大批民营工业内迁 D . 西南军阀加速发展自身实力
  • 14.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在致北洋政府财政部的信中指出:“今则外商烟厂林立于内地,就地行销,俱无征税……兹敝公司烟草既纳进口正税,复纳子口半税、杂捐、附加等税,负担既重,成本加多,虽出品优美,诚难与外货竞卖。”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 .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夹缝中生存 B .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性质 C . 外商企业享有不平等条约的保护 D . 民族工业与外商企业的不同等待遇
  • 15.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晚清人士郭嵩焘说:“轮船之为便利,天下所共知也。愚劣如湘人,亦习焉而知其利。是以十年以前,阻难在士绅;十年以来,阻难专在官。凡三次呈请……独不准百姓置造。”据材料可知,阻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是(   )
    A . 晚清官府 B . 顽固士绅 C . 西方列强 D . 封建势力
  • 16. (2022高二上·唐河月考)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们除了向苏联学习,还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表明当时中国(   )
    A . 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 B . 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 . 面临复杂的国内环境 D . 意图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
  • 17.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50年代中期,供销合作社工作重心转向农村,除国家统购统销的粮食、棉花外,供销合作社几乎垄断了全部农业产出和地方小土产的收购任务,使国营商业掌握了大量的物资,保证了国家需要。供销合作社工作重心转移起到的作用是(   )
    A . 推动了国家经济工作重心的转移 B . 为国家工业化进程提供稳定支撑 C . 有利于教育转变落后地区的农民 D . 促进了农业“三大改造”的完成
  • 18.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20世纪70年代末,党和国家领导人频繁大规模出国考察学习,特别是在1978年形成了第一次出国考察学习潮。下表中的出国考察学习潮(   )

    时间

    代表团团长

    出访目的地

    1978年3—4月

    李一氓

    南斯拉夫 罗马尼亚

    1978年3—4月

    林乎加

    日本

    1978年5—6月

    谷牧

    西欧五国(法国 瑞士 比利时 丹麦 西德)

    1978年1月—11月

    邓小平

    缅甸 尼泊尔 朝鲜 日本 泰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

    A . 表明中国外交打破意识形态限制 B . 推动国内经济形势明显好转 C . 预示着中国的重大决策正在酝酿 D . 践行了对外开放的外交策略
  • 19.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务院作出决定,粮食统购价格从1979年夏粮上市的时候起提高20%,超购部分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价50%。农业机械、化肥等农用工业品销售价格,在1979年和1980年降低10%到15%。这一决定(   )
    A . 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 . 有利于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 . 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D . 表明我国农业生产逐步实现机械化
  • 20.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事业。”从后来的实践看,“好路”“新路”的“路标”是(  )
    A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 21.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之所以被认为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最重要的理由是(   )
    A . 没体现无产阶级专政特点 B . 没提出人人平等的口号 C . 没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 . 没建立公有制经济基础
  • 22.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有学者观点认为,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准备实施的措施大部分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这些经验不包括(    )


    A .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 B . 民主选举人民代表 C . 实行土地国有政策 D . 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 23. (2023高二下·平江开学考) 如图是1953年苏联漫画家的作品《自作自受》。画面右上方是插着苏联、中国等国旗等象征社会主义的堡垒,英国约翰牛、美国山姆大叔和其他西方人士,正用套在脖子上名为“经济封锁”的绳索包围社会主义堡垒。该漫画意在(   )

    A . 批判冷战阻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B . 揭示资本主义经济滞胀的必然性 C . 讽刺西方经济封锁政策作茧自缚 D . 号召社会主义国家团结抵制封锁
  • 24.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1967年,东盟在成立之初尽量淡化其政治和军事色彩,突出成员国经济、社会和国内安全领域的合作,但在七八十年代以来,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地区乃至世界和平逐渐成为东盟国家合作的新领域。这反映了(   )
    A . 东盟性质发生改变 B . 冷战中心转移到亚洲 C . 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D .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非选择题(共3题,52分)
  • 25.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阅读下列一组反映我国唐代经济发展状况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 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入俗淳。有财不行商, 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唐代时期,位于浙江宁波一带的越窑和位于河北邢台一带的邢窑, 都是当时著名的官营瓷窑,其产品在我国古代制瓷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材料三:“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古代自然经济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 (2) 联系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制瓷业的发展状况,并分析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市”的基本发展趋势。
  • 26.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约有160多家,投资额约460.5万元,主要是缫丝、棉纺、火柴等轻工业。又创办采矿业20家,投资额约261万元,以上两项合计,不过721.5万元,民族工业又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这种情况,就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

     
    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民族工业也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

    ——摘编自《中国近代手工业史》

    材料三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统治受到威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力量削弱,蒋介石以为除去了心腹之患。1935年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提出要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把重工业的建设放在首位。由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加上调整进出口关税,币制的统一,工业,农业,交通等其它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得到了某些发展。抗战爆发打断了这一运动,但它仍为后来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运用行政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适应战时需要,提供了某些范本。

    ——摘编自《中国军事经济全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个阶段。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背景和作用。
  • 27. (2022高一下·宣汉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年8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厉行节约、紧缩开支、平衡国家预算的紧急指示》,提出厉行节约、紧缩开支的要求与方向:在建设工作中,必须继续贯彻重点建设的方针;精简行政机构;动员党政军民特别是农民节约粮食。《人民日报》9月6日也发表了同主题社论。厉行节约作为一项国家政令在一五计划中开始实施。全国各大行政区和各省市的国营企业、机关迅速进行动员布置。群众性节约运动开始在一些工矿企业单位和农村社会基层中开展。……国务院指示,增产节约运动深入开展的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积极开展整风运动。……短短五年时间内,全国积累资金高达909亿2千万元,并把它全部用于国家生产建设中。

    ——摘编自孙钦梅《“勤俭建国”:节约运动与一五计划的实施》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开始起步。在农村,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农村社队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实行并逐步完善多种形式的联产计酬责任制,鼓励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1983年底,全国有98%以上的农户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制。

    城市初期的改革主要包括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和利润留成,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等。1984年后 ,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改革企业经营机制成为改革的方向;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初步建立以税收、利率为杠杆调节市场的机制等。经过80年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我国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已由温饱走向小康,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更具活力。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计划时期大力开展节约运动的原因,概括其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