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新宁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三)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00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基础题
  • 1. (2016·台山模拟)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①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③足蒸暑土气,。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用“”概括了古仁人的宏伟抱负,也表达了自己高远的志向。

    ⑤把杜牧《泊秦淮》默写出来。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2. (2016·台山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我生性zhí niù(),急躁,我的情人却坚忍而有耐心。

    ②我只是zhù lì()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是在我眼前。

    ③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kāng kǎi yǐ fù(

    ④看到cāng hǎi sāng tián()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 3. (2016·台山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 B .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 C . “水光潋滟晴方好”,从游船上纵目四望,西子湖春风送暖,碧波荡漾,长堤缀绿,群山围翠,真是赏心悦目 D . 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 4. (2023八上·香洲期中)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看了有关中学生、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的报道,暴露出了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发人深思。(删除“看了”) B . 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改“增加”为“增强”) C . 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搜集”和“鉴定”调换位置) D . “雪莲”牌衬衫,无论在款式上、质量上,还是包装上,都可以堪称全国一流。(去掉“可以”)
  • 5. (2016·台山模拟)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智者的思索是深深的泉眼,从中涌出的水也许很少,但滴滴晶莹;庸者的奢谈是浅浅的沟渠,由此流过的水或许很多,却股股浑浊。

二、阅读理解
  • 6. (2016·台山模拟)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1)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①降大于是人也

      ②人恒

      则无敌国

    2.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 (3) 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文第一自然段列举古代贤士的事例,说明有成就的人必先经历苦难的磨练。 B . 选文第二自然段先提出中心论点,再论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内忧外患将导致灭亡。 C . 从选文可以看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 D . 选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既增添了气势,也给人以美感。
  • 7. (2016·台山模拟)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阎罗王录囚

    【清】纪昀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囚,指去世的人)。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某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一日梦冥府/寡助之 , 亲戚畔之 B . 自称所至饮一杯水/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C . 无功亦无罪/故余愚,卒获有所闻 D . 某狱避嫌疑而不言/小大之
    2. (2)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但 不 要 钱 即 为 好 官 植 木 偶 于 堂 并 水 不 饮 不 更 胜 公 乎?

    3. (3) 根据上文,作者认为怎样的“官”才称得上“好官”?

  • 8. (2016·台山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

          你有感觉到视力模糊吗?总隐约听到手机铃声?无论上厕所还是进卧室,手机都24小时不离身?手机没带就好像失去了方向感?……如果你发觉自己有这些“症状”,恭喜你!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手机在今天已经亲密得俨然我们的一个身体器官,在家也好出门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手机已经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在“手机依赖症”已经严重泛滥的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容易。

          患上手机依赖症,给人带来诸多苦楚,轻则患上知识焦虑,看不完的文字图象令人烦扰;重则遭受身体精神双重折磨,眼疲劳,手臂肌肉酸痛,形成“触屏手”。五光十色的手机屏扰乱了正常生活作息,导致机主难以深度睡眠,第二天精神萎靡,生物钟全盘紊乱,长期下来免疫力下降疾病滋生。更主要还是对精神方面的影响。如果说电子通讯能起到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作用,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隔着屏幕恐怕不太好抒发。长此以往,人类的人际交流能力也可能慢慢退化,让位于所谓的“人机交流能力”。

          从客观上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发达,手机智能化给大众带来更多选择,也让大众不知不觉“囚禁”其中。以前手机只能通话、发短信,现在手机的娱乐、休闲,甚至办公功能大大丰富。无论身处何地、任何时刻,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都能让人投入其中,停不下来。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如淘宝客服、微店、APP运营商等。工作被“绑在”手机上,久而久之也难以摆脱。另外,现在不少单位利用手机便捷、通用的特点,建立各种各样的Q群、微信群,不少工作都在手机上讨论,人际关系也在各类群的“打情骂俏”上活络起来,因此,用不用手机有些时候已经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

          而从主观上看,一方面,用手机填满空白时间,给人提供一种“不虚度光阴”的假象。以前发呆、走神、等候或冥想、深思的时间,现在逐渐被刷屏的快感代替。另一方面,手机也是一种“人际焦虑”的转移。试想下,一群人聚会,如果没有手机,又没法很好融入话题,呆愣着多尴尬;而在陌生人环绕的空间,为了避免和陌生人对话,或者避免自己被关注,埋头玩手机“体面”地躲避他人,自得其乐。主客观因素作用下,“低头族”数量的剧增也不足为奇了。

          去年,大意为“与人网上聊天不如现实中一起吃饭”的文章,一度在社交网刷屏,引起了不少人共鸣。文章讲的是,美国一男子对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感到厌烦,发起了当面请吃饭“运动”,先后与几百位朋友面对面交谈,当真实、立体的个体隔桌对话,眼神交流,言语气场共融,都是网络上文字或语音交流达不到的效果,他得出结论: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

          有人说,放下手机是治疗手机依赖症的最好方式。但调查显示,手机依赖症偏爱性格孤僻、缺乏自信的群体,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不乐与人交流是此症状的重灾区。对于有的人来说,手机跟毒品没什么两样,不是想放就能放得下,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机主自身的决心和毅力。

    (根据网易手机专栏文章改编)

    1. (1) 下列对“手机依赖症”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智能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对人的吸引力极大。 B . 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 C . 使用手机能给人带来刷屏的快感,转移“人际焦虑”。 D . 玩手机可以帮助性格孤僻、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找到自信。
    2. (2)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一连串的问题,列举了“手机依赖症”的具体表现,既引出说明对象,又形象地展示其危害。 B . 本文采用逻辑顺序,围绕“手机依赖症”展开说明,先分析其危害和成因,再探讨解决方法,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 . 用不用手机其实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所以要治疗“手机依赖症”,必须从客观原因入手解决问题。 D . 文中提及美国一男子发起了当面请吃饭“运动”的事例,与“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作比较,说明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
    3. (3) 你身边有位朋友苦于摆脱不了“手机依赖症”,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说说帮助他的办法。(至少说出两个)

  • 9. (2016·台山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里的故事

          牛角湾离小镇五里,小镇离县城五十里。

          李老师在牛角湾教了很多年书了。以前,是他一个人住在学校里,星期一到校,星期五离校,如同一只飞来飞去的候鸟。后来,李老师的老婆患了重病,交不起医药费,李老师就把县城的房子卖了。这样,李老师一家人就住在学校里了。

          李老师的儿子不到五岁,李老师还有一个七十多岁的母亲,半边瘫痪。李老师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学生娃心疼老师。今天这个拿几根黄瓜,明天那个拿几个鸡蛋,可李老师坚决不收。若收下来,就一定按市场价付款。一来二去,学生娃没辙了。

          春天到了,柳树发芽,桃花吐艳,山上的蕨菜也蹿得筷子一样高了。李老师的老婆忙里偷闲,隔三差五就背个竹篓,与一帮村姑大嫂去采蕨菜。小镇赶圩的日子,就拿到集市上去卖掉。

          有一次,李老师的老婆不小心在山上滑了一跤,一连好几天,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李老师对学生很严格,谁上课不专心,他会把眼睛瞪得溜圆;谁没完成作业,他会毫不留情地留下来。严师出高徒,李老师教的虽然是复式班,可教学质量总是名列前茅。

          这天下午的作文课,李老师端着一摞本子,刚跨进教室,学生娃就异口同声地高喊:“我们要去春游,我们要去春游。”

          反了,真是反了!李老师的脸气得成了猪肝色:“你们不想写作文吗?作文可是你们的薄弱环节啊,一定要想办法提高才行!”

          然而,学生娃的呼叫还是一浪高过一浪:“我们要去春游!我们要去春游!”

          李老师挠了挠脑壳:“也好,不过你们得答应我的条件。一是要注意安全,二是要写这次活动的作文。”

          “耶!”学生娃欢呼雀跃。

          李老师带着一班人,来到附近的山上。但见绿树丛生,青草遍地,还有不少野花在清风中摇曳生姿。

          李老师提议:“我们来举行爬山比赛。”

          学生娃回答:“还是采蕨菜比赛吧。”

          李老师点点头:“好。”

          学生娃一哄而散:“看哪个采得多啊。采得多的是英雄,采得少的是狗熊。”

          四十多个学生娃渐渐消失在绿海中……直到日头西斜,学生娃才陆续下山,手里提着一袋袋柔嫩的蕨菜,他们是有备而来呢!

          回到学校,所有的蕨菜过了秤,一共是九十三斤。学生娃搓着黏糊糊的手,回家去了。

          第二天,有人看到李老师和他老婆一大早就把蕨菜挑到小镇的集市上去了。学生娃便私下里议论,蕨菜能卖多少钱。

          第三天,李老师高兴地在班上宣布:“蕨菜全部卖掉,按市场价一块五一斤,卖了一百三十多块钱,这些钱按人头分给你们。”

          “我们不要。这蕨菜是野生的,不是地里种的,老师不能不收!”孩子们齐声叫道,一张张幼嫩的脸上,流露出开心的笑容。    李老师的眼眶湿润了。

          不久,学生娃惊喜地发现:教室里多了一个图书箱,里面放着几十本新崭崭的杂志,有作文书,也有小小说……

    1. (1)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 (2) 学生娃心疼李老师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两例说明。

    3. (3) 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来分析李老师的性格特点(选择其中的两点)。

    4. (4)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何表达效果?

三、作文
  • 10. (2016·台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点赞”为一网络语言。来源于各大网络社区的“赞”功能。后引申为对某个内容(比如一条贴子、一篇文章或者一条微博等)或某个人物或某个事件表示赞同、喜爱、支持等意思。现在,“点赞”已流行开来,表示肯定、喜爱、赞美这一类意思。

          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给       点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四、附加题
  • 11. (2016·台山模拟)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甲】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碎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乙】

          从这天起,保尔把全部精力投入了这本书的创作。他缓慢地写了一行又一行,写了一页又一页。他忘记了一切,完全被人物的形象迷住了,他第一次尝到了创作的痛苦,那些鲜明难忘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他却找不到恰当的词句表达,写出的东西苍白无力,缺少火一般的激情。

          已经写好的东西,他必须逐字逐句地记住,否则,线索一断,工作就会停顿。母亲惴惴不安地注视着儿子的工作。

          写作过程中,保尔往往要凭记忆整页整页地,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母亲有时觉得他好像疯了。儿子写作的时候,她不敢走近他,只有乘着替他把落在地上的手稿拣起来的机会,才胆怯地说:“你干点别的不好吗,保夫鲁沙?哪有你这样的,写起来就没完没了……”

    对母亲的担心,他总是会心地笑一笑,并且告诉老人家,他还没有到完全“发疯”的程度。

    1. (1) 【甲】段中的“我”是 , 而【乙】段节选自《》这部书。

    2. (2) 在选文中,两位主人公各自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在困难面前有什么样的表现?

    3. (3) 联系原著内容,说说两段选文的主人公后来分别创造了什么样的生命奇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